2021年RSA大會于5月17日正式召開。受疫情影響,大會有史以來首次采用網絡虛擬會議的形式舉辦。作為全球網絡安全頂級盛會,網絡安全行業(yè)風向標,從1991年至今,RSA大會已經走過30個年頭。
今年RSA大會的主題是“Resilience(彈性)。彈性就是網絡安全彈性。開幕演講上RSA的首席執(zhí)行官Rohit Ghai以“彈性之旅”為題,詳細闡述了Resilience這一理念,他認為在2020年,網絡安全經受住了全球疫情和網絡攻擊的考驗,但下一次考驗將隨時到來,我們必須踏上彈性之旅:在守護重要根基的基礎上,做出靈活且快速的反應。
接下來本文分享此次大會中的五大熱點技術方向:
人工智能改變攻防驅動
人工智能被認為是具有戰(zhàn)略意義的顛覆性前沿技術,將在國家安全層面發(fā)揮重要作用,已成為全球各國科技競逐的戰(zhàn)略制高點。人工智能技正在加速滲透進我們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之中,它猶如硬幣的兩面,在為全社會帶來巨大收益的同時也帶來了安全挑戰(zhàn)。
在2021 RSA首日的演講分享中,來自哈佛大學肯尼迪學院的安全技術專家、研究員和講師Bruce Schneier表示,AI時代下的黑客攻擊不再需要預先定義;相反,它會以一種系統設計者無法預料甚至難以想象的方式襲來,破壞整體系統或者沖擊其中的一組特定規(guī)則。Bruce Schneier認為,“如果未來的AI能夠發(fā)現計算機代碼中的新漏洞時,那么它一方面是黑客手中的強大攻擊武器,另一方面也會成為防御一方的護身神盾。”
華云安「靈刃」智能化滲透攻防系統,將AI應用于攻防,是實網對抗檢驗安全效果的實戰(zhàn)化平臺。基于AI的智能決策是「靈刃」的核心功能,系統基于場景采用了不同的AI算法,將路徑決策、指紋識別等算法最大程度的進行場景應用。借助AI賦能,「靈刃」實現從宏觀層到微觀的全面分析,用攻擊者的思維理解攻防對抗,幫助用戶無感高效地提升抵抗力。
云原生解構安全架構
隨著疫情的發(fā)展,更多的企業(yè)和機構選擇在短時間內快速上云,越來越多的組織遷移到云端,云安全已成為焦點。與傳統攻擊路徑相比,云資源攻擊表現出多元化、復雜性和脆弱性等特點??梢灶A見未來安全企業(yè)的解決方案會越來越多地采用云原生架構,云原生已經成為云安全發(fā)展的必然趨勢。
華云安「靈洞」威脅與漏洞管理系統、「靈刃」智能化滲透攻防系統是兩款基于云原生安全平臺的漏洞攻防產品。華云安持續(xù)構建的云原生架構的自適應安全平臺,以漏洞和對抗數據為核心,建設了基于知識圖譜的網絡安全風險庫,結合AI對抗引擎、自動化編排和智能調度技術,最終實現「一個平臺覆蓋所有安全能力」。云原生安全平臺能夠整合并利用當前和未來的安全能力,通過自適應技術來提高防御體系的自動化程度,通過風險庫增強共享能力。
疫情加劇供應鏈安全關注
網絡供應鏈的完整性和安全性,不僅對企業(yè)安全和經濟效益影響重大,同時對于國家經濟和安全的良性發(fā)展也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隨著疫情的爆發(fā),供應鏈攻擊事件逐漸呈現指數級增長,如何應對供應鏈網路攻擊事件積極推動供應鏈安全良性發(fā)展,是各安全從業(yè)者需要思考關注的問題。本次大會從實踐經驗出發(fā),從脆弱性分析、供應鏈信任、供應鏈生態(tài)、供應鏈流程規(guī)范等多個角度對企業(yè)供應鏈安全現狀進行了分析和闡述,為企業(yè)的供應鏈安全發(fā)展提供了借鑒。
數據安全熱度不減
創(chuàng)新沙盒是安全行業(yè)的技術風向標,同時也是資本方關注的熱點方向。今年入圍的十家公司中,有三家數據安全公司,這說明數據安全仍然是未來網絡技術發(fā)展的熱點方向。疫情下數據在全球范圍內流通,勒索攻擊事件不斷上演,如何保證人員數據安全不泄漏,也是對企業(yè)和國家的挑戰(zhàn),如果有效的進行數據挖掘、數據監(jiān)控與防護、數據治理以及敏感數據安全保護也是當下的課題。
零信任技術打破“默認”
零信任代表了新一代的網絡安全防護理念,它的關鍵在于打破默認的“信任”,用一句通俗的話來概括,就是“持續(xù)驗證,永不信任”。零信任意味著組織不會默認信任任何用戶和設備,必須以細粒度的方式,持續(xù)評估和授予信任。零信任技術的在各國政府和廠商間的廣泛應用,也掀起了“零信任”熱潮,各參會廠商從零信任架構、零信任方案部署以及零信任面臨的機遇挑戰(zhàn)等方面出發(fā),共享探討零信任實踐案例,迸發(fā)出推動零信任發(fā)展的新火花。
結語
2020年,新冠疫情席卷全球,對各行各業(yè)造成了不同程度的沖擊。隨著新冠疫情的穩(wěn)定,進入后疫情時代,企業(yè)如何在疫情下維持其安全態(tài)勢能力,恢復網絡安全彈性已成為接下來工作的重點,RSA大會作為網絡行業(yè)的風向標,不僅展示了網絡安全行業(yè)的前沿技術和創(chuàng)新孵化產品,同時也為未來網絡安全行業(yè)的發(fā)展的指路。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chuàng)、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