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PT Markets外匯分析:泰勒規(guī)則預判美聯(lián)儲平臺降息多少 4大經濟指標揭示降

CPT Markets外匯分析:泰勒規(guī)則預判美聯(lián)儲平臺降息多少? 4大經濟指標揭示降息之路!

盡管2023年美國經濟表現(xiàn)并非強勁,但它卻展現(xiàn)了對高利率的驚人韌性,而這情況反而促成了一個良性的消費─就業(yè)循環(huán),帶動了經濟的正向發(fā)展。同時,全球供應鏈也顯示出出乎預期的忍耐力與適應力,成功調整以因應地緣政治緊張和經濟的變局。值得注意的是,人工智能領域的熱潮成為推動股市大幅回升的一大動力。

去年12月初,鮑威爾仍堅定其政策立場表示「現(xiàn)今猜測政策何時放松還過于早」,但他卻又在12月13日迅速改口「美聯(lián)儲不會等通脹回到2%才降息,并強調應在未到達此點時降低對經濟的約束,以避免過度緊縮」。反反復覆的言論,讓不少華爾街人士認為「央行總裁總有公開說謊的權利」。對于降息,市場有人猜測明年美聯(lián)儲共將降息3碼,甚至亦有人極度樂觀預測降幅將會達到6碼,對此究竟誰對、誰錯呢?CPT Markets分析師提到著名的「泰勒規(guī)則」,可以作為分析的重要依據,而這套法則的計算方式是:

名目利率=長期實質利率+實際通膨率+0.5(實際通膨率-目標通膨率)+0.5(實質GDP-充分就業(yè)GDP/充分就業(yè)GDP)

對此,CPT Markets分析師表示,雖然此公式看似復雜,但其實相當容易計算的,底下,其將逐一為讀者解釋:

以個人消費支出核心平減指數年升率作為通膨率,且美聯(lián)儲于9月預測年底通膨率為3.7%,同時我們假設長期實質利率為1%,代入公式可得結果為5.75%。因此,美聯(lián)儲當時預判2023年會再加息一碼,應屬適當。

隨后,由于通脹迅速下降至3.5%以下,此時根據公式所計算出的利率水平應為5.45%,而此數值與當時的政策利率5.25-5.50%相當,因此在11月份會議時,美聯(lián)儲并未升息。

而當11月份通脹率又再度下降至3.2%時,導致政策利率已偏高許多,而這也是為何美聯(lián)儲會在12月份的會議政策大回轉的主要原因。

總體而言,若根據美聯(lián)儲最新公布的經濟預測數據為基礎,其計算出的數值結果為3.5%,據此結果,可以推斷降息6至7碼在明年可能是合適的選擇。不過CPT Markets分析師提醒讀者,這僅基于理論得出的樂觀結果,實際情況下,美聯(lián)儲對明年的利率預測、通脹和經濟增長預測之間仍存在著相當大的矛盾,即除非經濟出現(xiàn)明確的惡化證據,否則Fed實際降息的幅度可能相當受限。

而關于2024年的金融情勢如何,以及將對美聯(lián)儲的降息步調和頻率產生何種影響,投資人除了必須注意消費者物價指數和個人消費支出物價指數外,CPT Markets分析師額外提出四項重要指標,供讀者正確評估降息循環(huán)是否已準備就緒:

根據PCE報告,自2023年9月以來,產品價格呈下降趨勢,11月降幅達0.7%,但服務費卻持續(xù)上揚,11月再次增加了0.2%。盡管通脹已明顯降溫,但工資成長和服務費上漲仍相對活躍,此情況將有可能阻礙通脹進一步減緩。因此,若美聯(lián)儲希望穩(wěn)定目前的通脹局勢,勢必得先成功實現(xiàn)勞動成本的穩(wěn)定。

除了能源與糧食價格外,居住成本也有極大的機率驅動另一波通脹。但房價是否下跌主要取決于待售屋供應是否增加,由于高房貸利率,許多屋主選擇保留已鎖定的低利率,導致其并不急于售屋。不過此情況正逐漸好轉,因為以目前來說,Realtor.com網站刊登的對象數正持續(xù)增加中,雖然尚未達到疫情前的水平。

有趣的是,若民眾對未來物價飆漲感到擔憂,他們更有可能傾向立即消費,而非儲蓄,這種行為將可能進一步助長通脹,因此評估人們對短期通脹的看法至關重要,根據密歇根大學最新的數據顯示,消費者對一年后通脹的預期已大幅下降,達到2021年3月以來的最低水平。

當投資人擔心景氣下滑時,為求避險,其通常會轉向安全資產,如美國公債,使得公債價格上升、殖利率下降,例如:2023年美國10年期公債殖利率在大半年內升高,10月一度接近5%,但如今已回落。此外,垃圾債券與美國公債之間的利差,被視為投資人對債務違約的擔憂指標,而此數值目前正接近歷史低點。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chuàng)、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xiàn)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lián)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