掉隊的谷歌

7月30日,美國四大科技巨頭蘋果、亞馬遜、谷歌和Facebook齊聚美國國會聽證會,接受議員們的質詢。四家企業(yè)的掌門人紛紛為自己辯護,辯護詞也是各有特色,不分上下。

有意思的是,第二天也就是7月31日,四家企業(yè)同時公布第二季度財報,再次一起接受外界的考量。

只是,這一次谷歌輸給了其他三家企業(yè)。數(shù)據顯示,第二季度,蘋果、Facebook、亞馬遜三家的營收、利潤均獲得超預期的增長,多項指標也達到歷史新高。相反,只有谷歌的營收、利潤雙雙下滑,交出上市以來最差的一份成績單。

資本市場對此反應迅速。財報發(fā)布當天,Google的股價下跌3%,而亞馬遜上漲4%,F(xiàn)acebook上漲8%,蘋果更是大漲10%。

如果拉長時間線,將過去十年四大科技巨頭的營業(yè)利潤率比較來看,谷歌母公司Alphabet低于Facebook和蘋果,且一路成下滑趨勢。雖然其高于亞馬遜,但后者近些年一直呈現(xiàn)上漲的趨勢。營業(yè)利潤率,反映著一家企業(yè)的賺錢能力,在這一維度上,谷歌逐漸呈現(xiàn)掉隊的趨勢。反映在資本市場上,谷歌當前10900億美金的市值。也已經大幅落后于蘋果、微軟與亞馬遜的21300億、16700億與16400億美金。

近期《經濟學人》發(fā)表評論稱,谷歌雖然在搜索廣告領域占統(tǒng)治地位,但主要業(yè)務進入瓶頸期,新藍海沒有取得突破性成就,導致其表現(xiàn)遜色于其他三位科技巨頭。

谷歌的確是一家以搜索為核心業(yè)務,以廣告為主要收入來源的企業(yè)。近些年,可以看到谷歌在多元化路上一直在探索。比如YouTube的商業(yè)化提速,云計算、AI、自動駕駛等新興業(yè)務的推進。而且從其最近的一系列動作以及最近的財報可以發(fā)現(xiàn),YouTube和谷歌云已成為谷歌在搜索業(yè)務之外的重要創(chuàng)收力量。

不過,在這兩大業(yè)務板塊上,谷歌依然面臨著與其他科技巨頭的激烈競爭。

財報中的YouTube和谷歌云

根據谷歌母公司Alphabet發(fā)布的財報顯示,其第二季度總營收為382.97億美元,比去年同期的389.44億美元下降2%;凈利潤為69.59億美元,比去年同期的99.47億美元下降30%。

其中,子公司谷歌營收為379.98億美元,同比去年的386.74億美元下降1.7%。包含自動駕駛、AI、投資等業(yè)務的子公司Other Bets,其營收從去年同期的1.62億美元下滑至1.48億美元。由于Alphabet的收入和利潤主要源于谷歌,因此本文暫且只討論谷歌,不涉及Other Bets。

營收、利潤雙下滑,Alphabet的成績顯然不盡人意。不過Alphabet、谷歌CFO露絲·波拉特,為這份成績單給出了自己的詮釋。她表示,第二季度Alphabet的營收,主要得益于廣告業(yè)務的逐步改善,以及谷歌云和其他收入的強勁增長。

廣告業(yè)務一直是谷歌收入的最大頭,占比超過8成。但是,其并沒有像露絲·波拉特所言在“逐步改善”,反而出現(xiàn)頹勢——今年第二季度,谷歌廣告營收同比下降12%至251.31億美元。有機構預測,今年谷歌的廣告收入,將出現(xiàn)自2004年上市以來,首次下滑的狀況。

疫情,無疑是谷歌廣告下滑的罪魁禍首。谷歌的廣告收入,主要是由搜索和YouTube兩大塊業(yè)務組成。二季度,谷歌搜索營收為210億美元,是谷歌廣告收入的主力軍。但同時,它也同比下降了10%。

下降的主要原因,在于旅游、零售等廣告投放受疫情影響嚴重下滑。從業(yè)務類型來看,谷歌的廣告業(yè)務非常依賴酒店、旅游等廣告主。根據eMarketer的數(shù)據顯示,2019年旅游約占谷歌搜索廣告收入的11%。

受今年疫情的影響,谷歌的廣告客戶為控制成本,紛紛進行營銷預算削減,旅游、航空公司等谷歌的大廣告主更是如此。比如,在線商旅服務平臺Booking和在線旅游網站Expedia就都表示今年將下調開支,要把以往每年40億~50億元的廣告開支,大幅下調至10億~20億元。大型旅游公司尚且如此,眾多小型旅游公司更會嚴格控制廣告投放。谷歌賴以生存的廣告業(yè)務,無疑會受到重創(chuàng)。從目前的狀況來看,全球疫情形勢仍不太樂觀,旅游行業(yè)復蘇速度仍相當慢,谷歌下半年的廣告收入或會繼續(xù)承壓。

搜索廣告收入下滑的同時,YouTube的廣告收入卻在上升,這其實也是露絲·波拉特口中的“廣告改善”。財報顯示,二季度YouTube的廣告營收達到38億美元,同比增長6%,成為財報的一大亮點。不過,這也在預料之中:一方面,YouTube廣告已經成為谷歌增長最快的廣告產品。另一方面,疫情期間,居家用YouTube看視頻的用戶急劇上升,YouTube的廣告收入自然隨之上漲。

廣告之外,云業(yè)務是谷歌的另一大重點布局,且是貢獻收入比較多的業(yè)務。財報顯示,二季度谷歌云業(yè)務營收為30.07億美元,高于去年同期的21億美元,同比增長43%。谷歌云的增長,主要還是因為疫情期間,在家辦公的人數(shù)暴漲,許多企業(yè)客戶選擇谷歌云來提高運營效率。

YouTube和谷歌云,一直是谷歌重點栽培的對象。過去,谷歌從未披露過這兩塊業(yè)務的營收。但是,華爾街的分析師一直呼吁Google將二者的收入單獨披露出來。因為YouTube被認為是其廣告業(yè)務的重要組成部分,而谷歌云是一個年輕但快速增長的部分,并且正在拼命追趕亞馬遜和微軟。

今年2月,谷歌終于在2019年全年財報中首次單獨公布了YouTube和云計算業(yè)務的數(shù)據。財報顯示,2019年,YouTube廣告收入高達151.5億美元,較2018年增長35.8%、較2017年增長85%。谷歌云在2019年創(chuàng)造出89億美元的營收,相比2018年的58.38億美元和2017年的40.56億美元有比較大的上升。當時,Alphabet&Google CEO桑達爾·皮查伊表示,YouTube和谷歌云業(yè)務,正在構建出兩個全新營收領域。

由此不難看出,谷歌對于YouTube和谷歌云的創(chuàng)收能力,寄予厚望。不過,筆者認為,二者要想持續(xù)、穩(wěn)健地貢獻收入,仍要在同行的競爭中進一步鞏固自己的實力。畢竟,YouTube和谷歌云所在的領域,仍存在激烈的博弈和比拼。

YouTube迎敵Facebook

最初,YouTube其實模仿的Facebook,并希望能夠成為視頻版的HotOrNot,一個在美國流行一時的圖片交友網站。

誕生后,由于擊中一直存在且長期沒有解決的用戶痛點,YouTube受到許多人的青睞,發(fā)展非常迅猛。2006年5月,在美國在線視頻網站中,YouTube憑借42.9%的市場份額傲視群雄,幾乎是第二名MySpace視頻份額的兩倍,并且超過四大門戶網站——“Yahoo+微軟MSN+Google+AOL”視頻市場份額的總和。

然而,此后YouTube的版權問題逐漸滋生,再加上不斷攀升的帶寬成本,其自身的經營逐漸走入困境。一旁虎視眈眈的科技巨頭,對于收購這家視頻網站早已按捺不住,軟銀、雅虎、谷歌都和YouTube商討過收購事宜。最終2006年10月,谷歌以16.5億美元將YouTube納入麾下,創(chuàng)造當時谷歌史上最大的一筆收購。當時的谷歌CEO埃里克·施密特對這筆收購案評價道,“YouTube打造的強大媒體平臺,與谷歌的愿景不謀而合”。

加入谷歌陣營后,YouTube再次駛上高速發(fā)展通道,直至成為全球最大的視頻網站。在去年的全球視頻流媒體用戶觀看時間排行榜單中,YouTube穩(wěn)居榜首。另外,YouTube流量全球排名第三,僅次于Facebook和Google。很長一段時間以來,互聯(lián)網用戶都將YouTube視為在線視頻的代名詞。

然而現(xiàn)在,它面臨著來自Facebook的競爭壓力。

2016年5月,一段Candace Payne戴上《星球大戰(zhàn)》中巴楚喬猿人面具狂笑的視頻在Facebook上瘋傳。一個星期后,該視頻有近1.5億的瀏覽量,這個現(xiàn)象顯然打破了一些用戶的慣性認知:此前,如果有一段視頻在網上點擊過億或被瘋狂轉發(fā),大家無一例外地想到的是YouTube,而Facebook打破了這個慣例。

其實,近些年Facebook一直在視頻領域發(fā)力。2012年,F(xiàn)acebook在實施“移動第一”戰(zhàn)略獲得巨大成功后,開始于2014年試水視頻領域。2016年,F(xiàn)acebook實施“視頻第一”戰(zhàn)略,并在當年投入5000萬美元的視頻直播補貼。

2017年,F(xiàn)acebook再次祭出大招——上線Watch視頻平臺。它匯集著Facebook上所出現(xiàn)的影片,用戶可以使用Watch標簽,找到娛樂、運動、新聞等各種類型的影片。2018年,F(xiàn)acebook開始首次在全球范圍內推廣Watch。到了2019年6月,Watch的月度活躍用戶超過7.2億人,相比2018年的4億人增長80%,超過1.4億人每天至少花1分鐘在Watch上觀看視頻??梢哉f,Watch和YouTube的視頻模式有很大的相似性,他們的競爭更多是基于原創(chuàng)視頻的吸引力度和用戶黏性。

當然,Watch本身目前仍難以撼動YouTube的地位。數(shù)據顯示,2019年6月,YouTube月活躍用戶超過20億,遠遠超過Watch。但是,YouTube不能忽視Watch的創(chuàng)收能力和Facebook巨大的流量效應。有分析師預測,Watch的預計收入為70億美元,接近YouTube的一半。

另外,Watch依托的Facebook,其月活躍用戶已經達到30億,大幅領先于YouTube,是當之無愧的流量霸主。并且,F(xiàn)acebook視頻播放量也已經占到了YouTube的三分之二??梢哉f,F(xiàn)acebook正在對YouTube十幾年來的視頻霸主地位,造成直接威脅。

另外,今年以來,F(xiàn)acebook再次在音樂視頻領域對YouTube發(fā)起挑戰(zhàn)。8月,F(xiàn)acebook在其美國平臺上推出音樂視頻流媒體。Facebook將在一些明星藝人的主頁上添加音樂視頻,供粉絲在主頁的視頻標簽中瀏覽。

Facebook的此番動作,無疑將撬動YouTube在音樂視頻市場的份額。畢竟,音樂視頻是YouTube重點培育的板塊。根據YouTube的公開數(shù)據顯示,目前全球范圍內平均每月登陸YouTube的用戶達到15億,其中就有超過85%的用戶表示在上個月使用YouTube播放音樂視頻,而音樂視頻的播放量已經超過20億次。

據悉,在音樂視頻方面,F(xiàn)acebook將會采取YouTube的廣告分成模式,即45%的視頻廣告收入歸屬Facebook,55%的收入歸屬音樂公司和藝人。

進入視頻領域的Facebook,正在采取“模仿YouTube、超越YouTube”的戰(zhàn)略。對于YouTube而言,盡管已經在視頻領域當了十幾年的霸主,但將不可避免地面臨Facebook對其市場的搶奪和擠壓。這也讓人們對其能否繼續(xù)保持視頻行業(yè)霸主的地位有所憂慮。

谷歌云遠遠掉隊

YouTube是谷歌手中的一張重要籌碼,目前也是視頻領域的絕對領先者。但是,谷歌寄予厚望的另一張籌碼——谷歌云,卻在其所在的領域里表現(xiàn)平平。

在2019年的全球云計算市場中,亞馬遜的云計算服務AWS以高達45%的市場份額排名第一,微軟的云計算服務Azure以17.9%的份額位列第二,阿里云以9.1%的份額擠進前三。占據5.3%份額的谷歌云,沒有沖進前三,與亞馬遜和微軟之間的差距也非常明顯。

在收入上,今年第二季度AWS的營收為108.1億美元,同比增長29%;營業(yè)利潤為33.57億美元,同比增加58%,貢獻了亞馬遜過半的營業(yè)利潤。相比谷歌云30.07億美元的營收,AWS是它的三倍多。

其實,谷歌是云計算領域的先行者,只不過起了個大早趕了個晚集。2006年8月,時任谷歌CEO的埃里克·施密特首次提出云計算概念。然而,此后谷歌一直沒有付諸行動,結果亞馬遜搶先一步在2006年推出AWS云業(yè)務。兩年后,谷歌推出Google App Engine,但直到2016年,谷歌云的市場規(guī)模才闖進前五。這個時間點,距離谷歌提出云計算的概念已經過去整整十年。

從先行者到不斷被超越,谷歌云的士氣一度發(fā)生動搖。據報道,在過去的某次谷歌高管會議中,谷歌創(chuàng)始人拉里·佩奇差點決定放棄云計算業(yè)務,退出云計算市場。谷歌云的管理團隊也一換再換,CEO、COO、副總裁紛紛退出。

其實,谷歌云的技術理念與能力并不差,甚至超過其競爭對手。比如,云計算市場流行的容器、Serverless無服務器等技術概念,谷歌云比AWS、Azure提出得都要早。在AI、機器學習等技術能力方面,谷歌云也超過對手。

技術上領先于對手,那么谷歌云一直掉隊的問題出在哪里?

其實過去很長時間,對技術的極度重視驅動著谷歌獲取高額市場利潤。但是,這種策略在以企業(yè)端為主的云計算市場并不奏效。云計算市場里,純技術已經不是最關鍵的因素,制勝的法寶其實是要實現(xiàn)商業(yè)邏輯閉環(huán),從而打造完整生態(tài)圈。這個生態(tài)圈不僅包括產品和技術,還包括企業(yè)客戶、渠道伙伴,甚至是競爭對手。在打造生態(tài)圈的過程中,要擅長用To B的思維摸清客戶需求和引入合作伙伴。這種打法,才是當下在云計算市場跑馬圈地的重要殺手锏。

然而,事實證明谷歌對To B業(yè)務的理解遠遠不夠。

首先,谷歌云的工程師文化,依然將產品的自動化能力和快速易用等特點放在首位,而不是重視與企業(yè)客戶的溝通對話。這就導致其做出來的產品,非常容易與客戶的實際需求脫節(jié)。一位前谷歌高管曾稱,某些情況下,將谷歌工程師直接推到客戶面前意味著風險,因為他們沒有耐心為客戶排除技術故障。

在云業(yè)務上,一些大型企業(yè)客戶通常都希望與云服務商保持密切溝通與合作。然而一些企業(yè)的要求,谷歌的工程師往往無法快速適應。多年以前,比爾·蓋茨曾被問到谷歌推出的企業(yè)應用,是否會對微軟造成威脅時,這位微軟創(chuàng)始人直言,谷歌并沒有真正理解企業(yè)的需求,它的商業(yè)模式完全以消費搜索為基礎。

谷歌云在與企業(yè)客戶需求溝通上的短板,導致它很難了解市場的真實變化,自然就滯后于競爭對手。

另外,谷歌在云生態(tài)合作伙伴上的后知后覺,也是它掉隊的一大原因。合作伙伴的數(shù)量,在云計算的競爭中非常重要。畢竟,一家廠商很難獨自實現(xiàn)整套解決方案的落地。

目前,谷歌的云生態(tài)系統(tǒng)中大約有13000個合作伙伴。然而橫向比較來看,AWS僅在2017年一年就增加了10000個新合作伙伴,同時擁有超過100000個合作伙伴。微軟Azure也在2019年透露,它擁有超過68000個合作伙伴。顯然,谷歌云在這一點上依然落后于AWS和Azure。

2019年底,谷歌為谷歌云設定了目標:將在2023年之前擊敗競爭對手AWS和Azure?,F(xiàn)在來看,其要想完成自己的目標,仍有不小的挑戰(zhàn)。

長期以來,谷歌一直嘗試擺脫嚴重依賴搜索廣告創(chuàng)收的短板,在多元化路上進行探索。如今,隨著谷歌史上首次公布YouTube和云計算的單獨收入,這兩大業(yè)務無疑將成為谷歌未來主要的掘金地。

但是掘金路上必然充滿艱險。特別在云計算領域,谷歌需要調整自己過去的“工程師”式的管理模式。曾在谷歌任職的吳軍曾評價稱,谷歌現(xiàn)在是一家頗為平庸的公司。它的管理很混亂,尤其體現(xiàn)在云計算的策略上。

過去,谷歌擅長的管理模式是以消費者為核心,將重心放在技術上,不斷優(yōu)化產品細節(jié)帶給用戶更好的產品體驗。這套模式,在擁有海量C端用戶的YouTube上,仍然可持續(xù)。但在開展云計算這種以企業(yè)客戶為主的To B業(yè)務上,更需要的是協(xié)作、溝通以及生態(tài)意識。未來,谷歌在推動云計算業(yè)務追趕亞馬遜和微軟時,仍需進行自我調整找到一套更優(yōu)的管理模式。(來源:獵云網)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chuàng)、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xiàn)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lián)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

2020-08-28
掉隊的谷歌
谷歌寄予厚望的另一張籌碼——谷歌云,卻在其所在的領域里表現(xiàn)平平。

長按掃碼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