螞蟻的“邊界”:個人數據屬于整個金融體系,還是馬云?

昨夜,央行、證監(jiān)會等四部委約談馬云以及螞蟻金服核心高管。馬云最近在關于“傳統(tǒng)銀行就是當鋪”等話語讓這個“退休”的企業(yè)家再次成為輿論中心,而他一手打造的螞蟻金服即將IPO,預估市值達2.4萬億,成為金融創(chuàng)新邊界最值得研究的案例。

1992年,馬云創(chuàng)辦了一家小企業(yè)“海博翻譯社”,為了借3萬塊錢,東奔西走,發(fā)動了家里所有的人,發(fā)票湊起來抵押,還是沒借到。那時馬云就在想,如果有一家銀行能幫助像他這樣的小微創(chuàng)業(yè)者該多好。

之后,馬云開始做電商。有了線上平臺可以賣貨后,一個線上支付工具支付寶也順勢而生。

阿里以電商為核心的“經濟體”,讓越來越多的創(chuàng)業(yè)者在阿里體系中,更多經營數據、交易數據被阿里所掌握。

銀行為什么不給中小微企業(yè)貸款?不給一般的用戶做信用貸?其實并非傳統(tǒng)銀行天生就像做“當鋪”給賺錢的大企業(yè)貸款,給有錢人做信貸,而是因為缺乏足夠的數據,無法做風控,而阿里天然有實時和全面的數據,這是馬云的王牌。

圍繞著阿里電商掌握的全面數據,馬云動作頻頻,布局從十幾年前已經開始。

2008年12月,馬云曾表示,“如果銀行不改變,我們改變銀行。”

2010年4月,螞蟻金服拿到小貸公司牌照后,就從支付進入到了真正的金融。

01 移動浪潮帶來的紅利

PC時代網民雖多,但數據不足以支撐做一個類銀行的金服體系,馬云在等一個契機。隨著2011年之后,移動互聯(lián)網浪潮到來,移動支付快速滲透,支付寶用戶,以及用戶數據暴增,讓馬云看到了希望,而從支付寶一個簡單工具過渡到“螞蟻金服”的概念,也是在此時誕生。

2012年2月份的網商大會上,馬云稱“阿里做的金融業(yè)務不是改革,而是一場革命,一場金融的革命”。

大會僅10天后的3月7日,以支付寶為核心的小微金服(螞蟻金服前身)成立,并宣布馬云占股不超過7.3%。彭蕾被任命為阿里小微金融服務集團(籌)CEO,直接負責阿里系所有為小微企業(yè)和消費者服務的金融創(chuàng)新業(yè)務。

從這一天起,支付寶從一家第三方支付公司變成了一個互聯(lián)網金融服務集團。

“中國不需要再多一家金融公司,但中國缺一家真正專注服務小微企業(yè)的金融服務公司?!?馬云在內部郵件中如是說道。

2014年10月,這家公司被正式命名為“螞蟻金融服務集團”,簡稱“螞蟻金服”。之后,螞蟻金服花了三年的時間,以巨額賠償為代價,完成去外資化和私有化。

CEO彭蕾在給員工的信中坦言,“從第一天開始,就沒有、也絕不可能有任何一個人,如外界所描述的那樣,把支付寶裝進自己口袋里!”

02 傳統(tǒng)銀行之外的巨大蛋糕

與美國商業(yè)信用體系完整不同,中國過去幾十年一直缺乏像樣的商業(yè)信用體系,很多銀行根本不知道一家沒有廠房的中小微企業(yè)靠不靠譜,哪怕這家企業(yè)營收幾千萬也很難貸款;傳統(tǒng)銀行也只敢給名牌大學,或名企的人做信用貸,因為沒有數據,只有通過個人背景去判斷。

但阿里不同,它可以通過大數據,知道一個小學文化的人經濟實力遠遠大于一個名牌大學畢業(yè)生,從而給予他高額的貸款。

中國傳統(tǒng)銀行一直吃的是“頭部市場”,大客戶已基本被大銀行瓜分殆盡,但小額借貸長尾用戶潛力巨大。根據奧緯咨詢的研究,2019年15歲以上的中國人口中75%沒有信用卡,63%以上的中國小微企業(yè)的融資需求尚未被滿足。

螞蟻也非?!白R趣”的從小微企業(yè)入手,螞蟻金服集團副總裁俞勝法曾經稱,網商銀行永遠不會去碰那20%的高價值客戶群,堅決服務“長尾”客戶,尤其是廣大的小微網商、個人創(chuàng)業(yè)者和普通消費者,特別是其中的農村消費群體?!耙再J款業(yè)務為例,網商銀行非常明確不會做500萬元以上的貸款業(yè)務。”

真實情況是,中國用戶的數據都掌握互聯(lián)網巨頭手中,而他們可以搭建起一套自己的金融信用體系。

對于長尾客群,央行征信系統(tǒng)作用有限,螞蟻金服發(fā)揮了自己的技術優(yōu)勢,于2015年1月上線中國公民首個個人信用評分“芝麻信用分”。目前,芝麻信用已經在酒店、租房、出行、婚戀、分類信息、學生服務、公用事業(yè)等近百個場景為用戶和商戶提供信用服務。

30歲的北京職員小周,想去歐洲旅游,但聽說申根簽證手續(xù)很復雜,要準備很多材料,平時工作太忙一直沒時間去辦,直到有一天看到芝麻分750分以上的用戶,可以減免許多材料在飛豬上直接提交申請盧森堡簽證,果斷申請,運氣很好,順利獲得簽證,準備今年春天好好去體驗向往已久的歐洲文化之旅。

螞蟻金服副總裁、芝麻信用總經理胡滔很喜歡這個與芝麻信用有關的用戶故事。

螞蟻金服的護城河是科技和數據。在阿里的生態(tài)內,螞蟻集團在交易中獲取了海量的用戶行為及隱私數據,但這同時也對其保障用戶數據安全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03 個人數據是否屬于阿里?

央行、證監(jiān)會等四部委約談馬云,莫種意義上是傳統(tǒng)金融和科技金融的博弈。阿里通過自己的電商體系,海量收集了全民數據,而這個數據難道只能為阿里所用?它是否該屬于民眾?或者說屬于整個金融業(yè)?

以解決信任痛點切入,憑借龐大的阿里電商生態(tài),螞蟻推出了多種場景化產品(如支付寶、余額寶、花唄、借唄、相互寶等),其業(yè)務已延伸至信貸、理財、保險等傳統(tǒng)金融領域。

只要稍微懂金融的人都知道,金融的核心是風控,而風控的核心是數據,螞蟻站在數據的富礦上,但是這個數據的采集由我們每個網民完成,這個數據已經產生巨大經濟效益,我們是否授權阿里去使用我們的數據?

花唄和借唄是螞蟻集團信貸業(yè)務的兩大支柱,信貸業(yè)務是僅次于支付業(yè)務的另一大收入來源。2019年上半年,螞蟻集團微貸業(yè)務花唄和借唄帶來287億元的收入,占總收入的40%。

銀保監(jiān)會消費者權益保護局局長郭武平認為,“花唄”與銀行信用卡業(yè)務基本相同,但分期手續(xù)費高于銀行,與其普惠金融理念不符,實際上是“普而不惠”。

年輕人(尤其是還款能力堪憂的在校大學生)對螞蟻花唄的使用率越來越高,螞蟻金服應承擔社會責任,引導消費者樹立正確的消費觀。

螞蟻的邊界,需要重新定義。(來源:獵云網)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chuàng)、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lián)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

2020-11-03
螞蟻的“邊界”:個人數據屬于整個金融體系,還是馬云?
螞蟻的邊界,需要重新定義。

長按掃碼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