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王傳福效法“董小姐” 園區(qū)禁入非比亞迪車)
商界的霸道總裁比比皆是,“董小姐”剛剛下令格力員工必須使用格力手機,比亞迪老板王傳福簽發(fā)內部通知,禁止非比亞迪車輛開進比亞迪生活區(qū)與廠區(qū),違者升職加薪都會受到影響。
昨天開始,在王傳福的王國里,比亞迪至少可以一統(tǒng)天下了。王總希望眼不見心不煩完全可以理解,但是,這則規(guī)定也讓很多人浮想聯(lián)翩,如果法拉利要求員工開自家的車呢?
比亞迪執(zhí)行停車限外令
從昨天開始,比亞迪內部一則重要規(guī)定開始執(zhí)行,這則規(guī)定要求:“從13號起,所有非比亞迪的車都不準開進比亞迪(生活區(qū)和廠區(qū))。13號開車進入保安不會攔截但會記錄在案,后續(xù)不準升職加薪。14號仍在開車進入會連帶追究領導責任。停在園區(qū)的比亞迪車也請在此之前開出去,否則會用叉車叉走。人資劉總每天會向王總匯報此信息,以上請一定嚴格遵守。”
據了解,該措施將在比亞迪的所有工廠實行。官網信息顯示,比亞迪在全國各地共有12個工業(yè)園。
對于這一規(guī)定,比亞迪官方確認確有其事。比亞迪品牌部的一位負責人回復稱,考慮到比亞迪各園區(qū)停車空間有限、且園區(qū)目前主要規(guī)劃新能源汽車停車充電位,剩余可供燃油汽車停放的車位數量不多,與出入園區(qū)的燃油車數量極不匹配,造成園區(qū)內停車不便、交通擁堵的現象,車輛亂停亂放的情況也時常發(fā)生,極大影響了正常通行,引起員工抱怨和來訪客戶的不滿。
對于老板的新規(guī),不少比亞迪員工不滿但不敢言。某比亞迪員工爆料,王傳福不喜歡員工開其它品牌的車進入園區(qū),因此出臺了這樣的規(guī)定。
商界霸道總裁不少見
其實企業(yè)要求員工忠實于自己的品牌并不少見,比如格力董小姐就因為要求員工使用格力手機引起軒然大波。格力要求每位員工上下班都必須使用格力手機打卡,同時,董小姐給每個員工都發(fā)了一臺格力手機,但是有員工轉手又把手機給賣了折現。
執(zhí)行限外令的車商在國內也并非只有比亞迪一家。早在2009年,長城汽車公司就發(fā)布了一則關于非長城牌私家車禁停長城公司范圍內問題的通知,通知要求:非長城品牌私家車禁停長城公司范圍內,如發(fā)現違規(guī)停放,對于當事人罰款500元,部門領導500元,各司總務人事部部長500元,總經理1000元的處罰。
國外,也有車商有類似的規(guī)定,比如在底特律GM的工廠,靠近廠區(qū)的停車場都是員工車,但只是GM ONLY,都是通用各品牌的車。如果你非要開別人家的車怎么辦呢,比如買臺福特來上班也不是不可以,車子停到老遠老遠邊角停車場去,得走一公里。
有人吐槽,有人擁護
比亞迪出了限外令,很多車企員工擔心,國內企業(yè)可能紛紛效仿,“你們不讓我的車進你家門,我們也不讓你家車進我家門!”已經有車企表示,要跟進王總的做法,把包括比亞迪在內的品牌車輛趕出自己的停車場。
不過,記者昨天探訪了上海多家車企的停車場發(fā)現,上汽通用和上汽大眾目前均沒有類似的規(guī)定限制外部品牌車輛進入廠區(qū)。
在上海申江路上汽通用汽車廠區(qū)對面就是員工停車場,從這里走到上汽通用廠區(qū)只要10分鐘左右,中午時分,停車場的使用率已經超過80%,掛著通用汽車和上汽品牌標識的車輛約有六成,其余車輛各品牌都有,包括寶馬、奔馳、大眾、豐田、本田、馬自達等等。
在安亭的上汽大眾車庫內,記者看到大眾和上汽品牌車輛也超過一半,但同樣有競爭對手的車輛。
兩家車企也表示,公司也有鼓勵員工購買自己品牌的政策,比如購車有折扣,還有機會買到試用車等等。
- 美科技七巨頭遭特朗普關稅血洗 市值蒸發(fā)14萬億
- 特斯拉市值一夜蒸發(fā)超6400億元,美股科技“七巨頭”陷入調整區(qū)間
- 阿里巴巴于上海新設智信普惠科技公司,布局多領域技術服務
- 馬化騰短暫登頂中國富豪榜,騰訊科技與股價雙輪驅動成關鍵
- 本地生活賽道:2025年紅海變“血?!?,平臺競逐白熱化
- 義烏哪吒小商品熱賣:緊跟《哪吒2》熱潮,一天賣幾百套
- 美恢復接收中國包裹,貿易政策突變引發(fā)物流界震蕩
- DeepSeek或再掀波瀾,可能對美股市場造成新一輪打擊
- 谷歌股價暴跌:收入增長放緩,人工智能支出引投資者擔憂
- 華為去年銷售收入超8600億元:ICT基礎設施穩(wěn)健,新業(yè)務快速發(fā)展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chuàng)、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lián)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