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禍不單行 兩面針品牌植入遇險 )
強勢品牌植入年度大劇《白鹿原》的兩面針希望落空。定檔4月16日在江蘇、安徽兩大衛(wèi)視開播的《白鹿原》,在開播一天時被叫停。值得關注的是,在電視劇的品牌植入上,出現了兩面針的名字。作為《白鹿原》的合作品牌,兩面針相關負責人表示,希望通過此次合作,讓觀眾對兩面針的匠人精神有更深的認識,這才是品牌此次與《白鹿原》合作的初衷。盡管在廣告投入上有所增加,但兩面針近年的業(yè)績表現依然處在持續(xù)低迷的狀態(tài)。
根據最新的2016年年報數據顯示,兩面針的營業(yè)收入為16億元,同比增長15%;凈利潤為2690萬元,同比增長116%。從數據來看,兩面針一改前兩年的虧損局面,業(yè)績似乎還不錯。但如果仔細研讀就會發(fā)現,兩面針能夠在去年扭虧為盈,靠的并非主業(yè)經營,而是靠賣股票。如果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兩面針的凈利潤虧損為1億元。
對此,兩面針在年報中表示,兩面針所處產業(yè)領域均不同程度存在生產能力過剩狀況,特別是在競爭性產業(yè)領域中,生產能力過剩的狀況更為突出。日化產業(yè)、造紙產業(yè)、甜味劑行業(yè)和醫(yī)藥產業(yè)中均存在著不同程度的過度競爭和產能過剩的狀況,對于兩面針發(fā)展規(guī)劃目標的實現形成一定壓力。
值得注意的是,盡管一直被外界詬病“產品創(chuàng)新性不足”,但去年的財報顯示,兩面針在研發(fā)投入上的力度并不大。數據顯示,兩面針去年的研發(fā)投入合計25393164元,研發(fā)投入總額占營業(yè)收入比例僅為1.63%。
2013年,兩面針曾高調宣布以售價59.9元/支的牙膏回歸主業(yè)。在隨后的兩年,通過定增籌集資金用于中高端牙膏的研發(fā)、簽約明星代言人、增加銷售渠道等方式力圖重振聲威,但至今效果并不明顯。相關數據顯示,目前,中國前五大牙膏品牌:高露潔、佳潔士、黑人、云南白藥、中華已占據中國牙膏市場75%左右的份額,兩面針市場份額僅為1%。
自2006年以來,兩面針扣非后凈利潤一直為負。公司多次以賣出中信證券股票實現盈利。不過現在,兩面針也開始出現財務狀況緊張的局面。
在發(fā)布去年財報的同時,兩面針同時指出,公司因新產品開發(fā)及研發(fā)中心升級改造、營銷網絡體系建設及品牌傳播、8萬噸生活用紙項目等會面臨較大的資金需求?!皩τ谶@些項目的投資回報在短期內效果并不明顯,公司債務及利息的償還較為緊迫”。財務緊張的狀態(tài)可見一斑。
去年,兩面針甚至出現了“借債補血”的情況,對外借款3億元用于補充公司流動資金。據兩面針發(fā)布的公告顯示,為補充流動資金,公司擬向柳州東通投資發(fā)展有限公司借款3億元,借款期限12個月,借款年利率7.3%。兩面針以所持北部灣銀行1.54億股股權為借款進行質押擔保。對于此次對外借款,兩面針認為在補充公司流動資金后,有利于公司開展各項生產經營活動,符合公司的整體利益。
業(yè)內認為,兩面針主要以中草藥牙膏起家,由于主營產品毛利率較低,導致公司業(yè)績表現不佳。在此背景下,仍舊增加財務杠桿,雖然解決了燃眉之急,但是新增的財務費用可能會使得公司業(yè)績再次承壓。
重點推薦
更多精彩資訊請點擊 網易股票 >機構看盤
罕見形態(tài)透重大暗示 后市這樣走
大盤出現罕見的反轉形態(tài),這極有可能暗示著新一輪行情正式到來。
查看投顧監(jiān)管層出重磅殺招 三大雷區(qū)引爆
在監(jiān)管層再出重磅殺招的強力震懾下,這些前期火熱的題材危險了!
查看投顧
百戰(zhàn)經典
操盤手分享MACD精髓 學會不吃虧
在股市中先知先覺者大口吃肉,后知后覺者啃點骨頭,不知不覺者掏錢割肉。
查看投顧牛人分享獨門買入戰(zhàn)法 散戶稱贊
此種戰(zhàn)法是短線交易者必須注意的一個因素,是散戶能夠獲利的力量之源。
查看投顧
牛人論股
獨門跟莊戰(zhàn)法 看懂少走十年彎路
在這個市場里,主力決定著大市走向。散戶做股票能賺錢的方法就是跟莊操作。
查看投顧散戶福音!牛人揭秘股市漲跌鐵律
要做股票,先看大盤,如果把握不好節(jié)奏,想在市場生存,真的很難。
查看投顧
- 美科技七巨頭遭特朗普關稅血洗 市值蒸發(fā)14萬億
- 特斯拉市值一夜蒸發(fā)超6400億元,美股科技“七巨頭”陷入調整區(qū)間
- 阿里巴巴于上海新設智信普惠科技公司,布局多領域技術服務
- 馬化騰短暫登頂中國富豪榜,騰訊科技與股價雙輪驅動成關鍵
- 本地生活賽道:2025年紅海變“血海”,平臺競逐白熱化
- 義烏哪吒小商品熱賣:緊跟《哪吒2》熱潮,一天賣幾百套
- 美恢復接收中國包裹,貿易政策突變引發(fā)物流界震蕩
- DeepSeek或再掀波瀾,可能對美股市場造成新一輪打擊
- 谷歌股價暴跌:收入增長放緩,人工智能支出引投資者擔憂
- 華為去年銷售收入超8600億元:ICT基礎設施穩(wěn)健,新業(yè)務快速發(fā)展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chuàng)、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