賣20萬臺iPhone算什么?拼多多雙十一賣4000萬單農產品才是真厲害

原標題:賣20萬臺iPhone算什么?拼多多雙十一賣4000萬單農產品才是真厲害

2015年10月8日,團購行業(yè)排名第一、第二的美團與大眾點評宣布合并,至此,歷經5年時間的“千團大戰(zhàn)”正式宣告終結,團購模式只剩美團一家獨大。就在眾人以為團購模式已經徹底不存在變量之際,一家名叫拼多多的公司卻以新的團購模式悄然誕生,并且僅用了三年時間,就成功赴美上市,驚起了一汪春水。

為什么是電商?

同樣是玩團購,拼多多的團購與以往的團購有點兒不同,美團、拉手網、大眾點評等平臺的團購更多是以獨立個體的形式,用戶與用戶之間并不存在聯(lián)系,而拼多多的團購卻是以熟人群體的形式發(fā)酵,用戶要想以更低的商品發(fā)酵,就得廣邀親朋好友一起加入“砍價”、“拼團”,購買的價格也隨之降低。

還有就是,拼多多選擇的領域是電商,而不是即將結束大戰(zhàn)的生活服務領域。為何會是電商領域呢?郭靜的互聯(lián)網圈認為,主要有三點:

第一,電商市場仍然大有可為??此普麄€電商已經偃旗息鼓,被幾大頭部電商平臺給牢牢霸占,但實際上電商在社會化零售當中的占比仍然很低。

根據國家統(tǒng)計局的數據顯示,2015年我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00931億元,其中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32424億元,僅占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比重為10.8%。

即使到了電商環(huán)境如此發(fā)達的今天,電商也僅僅只占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17.5%,仍然有龐大的市場空間等待電商公司來擴張。

第二,消費者的消費習慣已經養(yǎng)成,無需從零開始。2015年我國網購用戶規(guī)模達4.13億,網民使用率為60%,其余的網民即使不用網購,也對網購沒有了天然的敵意。

已經有用戶習慣存在,拼多多就無需花費較大精力去教育市場,教育市場的活兒被阿里、京東、蘇寧們給干的差不多了,拼多多是“借前人栽的樹而乘涼的”。人類進步依賴的是群體智慧,公司進步也會依賴產業(yè)進步,有了“前輩”們的多年用戶習慣培養(yǎng),拼多多才會有機會“跑”起來,而不是走。

另一個空白點是,之前的電商行業(yè)并未考慮過用社交的路子來做電商,畢竟社交之王是騰訊,要用社交的思維做電商肯定繞不過騰訊這道坎。

基于這三點,拼多多迅速崛起,并成為社交電商的“新鼻祖”,引得其他電商平臺也紛紛效仿。

雙十一賣出20萬臺iPhone

在各大電商公司紛紛公布自己雙十一數據之際,成立才3年多時間的拼多多在“雙十一”這個大熱點下,并沒有太多歷史可以炫耀,不過,有一個數據頗為有意思。

數據顯示,雙十一期間,蘋果旗下最新的三款產品iPhone XS、iPhone XR、iPhone XS Max在拼多多平臺上的累計銷量突破了20萬臺,交易額近15億元。須知,iPhone XR的起售價也是6499元,iPhone XS Max的起售價更是高達9599元,售價奇高的iPhone XS、iPhone XR、iPhone XS Max竟然能在拼多多上賣出20萬臺?

實際上拼多多在11月3日公布的數據是12萬臺,可是12萬臺的數據也很是驚人。畢竟,打開拼多多App的首頁,大部分商品的價格都在50元以內,即使是一兩百元的商品,售價也相比用戶了解的售價偏低。

所以,拼多多竟然能賣出12萬臺乃至20萬臺新iPhone,完全超出了用戶的認知,“低價”、“ARPU低”、“貪便宜”才是拼多多的標簽,iPhone這種“奢侈品”跟拼多多完全不搭。

不管怎么說,拼多多能賣出20萬臺iPhone是它的本事,從側面也反映出平臺的銷售能力,只要有銷售能力,就會吸引商家在拼多多上銷售商品。

拼多多的這種影響力在雙十一之前,就已經有了征兆,國美、網易嚴選、當當網、小米等知名品牌紛紛入駐拼多多,除了這些品牌外,拼多多上的品牌商家還包括OPPO、vivo、聯(lián)想、飛利浦、松下、格力、李寧、周大福、美的、格力等。

拼多多副總裁李源在進博會上提到稱,“拼多多將啟動‘國際直通車’計劃,3年招募50萬家海外中小商家入駐。預計首批合作商家主要來自東南亞、日本和韓國等地,也將招募部分歐美中小商家入駐?!?/p>

眾人對拼多多iPhone好奇的有兩點,一是為何拼多多能夠賣低價?

據郭靜的互聯(lián)網圈在拼多多上測試,以目前已經拼單1.3萬件的64GB版iPhone XR國行白色版為例,其在拼多多上單獨購買的價格為6189元,比蘋果官網的售價低了310元,這個價格究竟是高還是低呢?在天貓中國移動官方旗艦店內,這款產品的售價為6199元,拼多多僅比其便宜了10元,而在其他電商平臺上,也可以找到售價與拼多多相似的商品,所以,僅就價格而言,拼多多中規(guī)中矩,并沒有大家想象中的如此低。

但用戶如果與他人發(fā)起拼單的話,價格才5999元,另外用戶還能搶300元的雙十一活動券,到手價格僅為5699元,這個價格基本上就是行業(yè)底價。所以,拼多多上iPhone之所以能夠賣低價,主要是靠平臺補貼。

至于拼多多上常見的服裝、家居等商品價格為何能夠做到低價,一是經營成本層面,拼多多通過去中心化的流量分發(fā)機制,大幅降低傳統(tǒng)電商的流量成本,以及商家的經營成本,并且讓利于消費者。二是供應鏈環(huán)節(jié),通過產地直發(fā)、工廠直供,降低層層分銷的成本,實現低價高質

第二個好奇點是,為何拼多多上竟然會有那么多人買蘋果手機?

首先是因為拼多多基本上實現了全文最低價,iPhone XR售價6000元左右很常見,5699元的iPhone XR獨此一家。拼多多雙十一期間,新iPhone之所以訂單量暴增,低價是首要因素。

其次是因為拼多多的用戶基數大。拼多多公布上市后的首份財報顯示,截至2018年6月30日的前12個月,平臺活躍買家數為3.436億,同比增長245%,2018年Q2平均月活用戶數為1.95億,同比增長495%。

另外,拼多多為了提升自身的品牌口碑,也很拼,贊助過《快樂大本營》、《中國好聲音》、《極限挑戰(zhàn)》、《歡樂喜劇人》、《非誠勿擾》、《爸爸去哪兒》、《我家那小子》、《奔跑吧兄弟》、《我是大偵探》、《中餐廳2018》、《青春同學會》等多款綜藝節(jié)目,號稱“贊助狂魔”。

在既便宜且有如此龐大的用戶基數以及諸多品牌背書的情況下,有20萬人在拼多多上買iPhone就不算稀奇了。

賣4000萬單農產品是真本事

相比較眾人對拼多多賣20萬臺iPhone的好奇度,我對拼多多發(fā)布的另一個數據更看中。

數據顯示,截至11月11日上午9點25分,拼多多平臺GMV超越去年全天。雙十一期間,平臺總物流訂單數同比增長逾300%,農產品訂單量超4000萬單,其中的1200萬單由全國國家級貧困縣通過“產地直發(fā)”的方式發(fā)出,總量超過1億斤,同比增長409%。

近兩年來,提出“農產品上行”口號的平臺頗多,但真正行之有效的卻很少見,屢屢被媒體曝光的悲情式農產品營銷,也是飲鴆止渴,無法徹底讓當地的農產品走出去,上到城市用戶的餐桌。拼多多竟然能在“農產品上行”上有如此效果,只能說是真的厲害。

短期內將某地的農產品給銷售一空,已經有電商平臺能夠做到,真正難的是,讓農戶的商品和用戶的需求銜接起來,并成為一種常態(tài)化的銷售行為,比如蘋果、梨、大蒜、西瓜等,很多商品都是有季節(jié)性的產品,讓用戶只關注一家店鋪,顯然是行不通的,而且,農戶本身水平也有限,讓他們去學習怎么PS,怎么上傳圖片,怎么開網店,本身就是一件非常復雜的事情,即使開了網店,要把商品的銷售徹底打開,也是難上加難。

財報顯示,截至2018年6月30日的前12個月,拼多多上活躍買家平均年消費額為762.8元,相比較阿里、京東等平臺來說,拼多多的活躍買家平均年消費額真心不高。但拼多多的優(yōu)勢在于,用戶的單次消費雖然低,可消費頻次不低。

有網友評論稱,“拼多多上的商品相對比較便宜,都是自己的消費區(qū)間內,很多東西都是順手覺著有意思就買了。而且還可以看到全國各地有意思的特產,價格也不貴,感覺有點像逛街?!?/p>

用戶在拼多多上經常能夠淘到一些16.8元、19.9元的商品,而這個價格,其實跟大多數農產品的售價是接近的,比如16.8元5斤、19.9元5斤,單價比用戶正常去商店買要便宜,另外,與他人拼團的話,也不是很見不得人,大部分用戶的好友都是自己的親人、朋友、同學,且在一個地區(qū)生活的,這種時候大家對農產品的需求其實是一致的,拼團也不會給彼此造成厭惡感,用戶在拼多多上的購買力跟其購買農產品的購買力是趨同的,消費能力、需求度也是一致的。

對于農戶而言,16.8元5斤、19.9元5斤的價格并不算低,因為中間去除了收購商、物流運輸等多個環(huán)節(jié),他們相當于就是產地直采直接發(fā)貨,而快遞成本在眾多訂單的情況下也會趨低,訂單一多,農戶也能夠賺錢。

而且,他們是有多少就賣多少,不存在訂單過多而貨不夠的情況,沒貨的話,商品會很快就下架的,該商品占據的熱門區(qū)域會讓給其他商品。

做商品和需求的匹配,這事兒看起來簡單做起來難,農產品售賣的復雜性,遠遠超過我們了解的電器、服裝等標準品。在農產品上行這條路上,拼多多的勢頭還是蠻兇猛的,須知,拼多多成立才三年多,未來還有很長的時間去做調整和優(yōu)化,也會不斷開拓進更多的地區(qū),我們還是應該看好拼多多。

并不是所有的低價都是不好的,如果低價的是柚子、橙子、獼猴桃、蘋果、芒果等農產品,想必,大家的抵觸情緒就沒那么強烈了,當然,前提是商品能夠讓用戶滿意。農產品上行這門生意若能成,對于絕大多數人而言,肯定是好事兒。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chuàng)、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lián)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

2018-11-14
賣20萬臺iPhone算什么?拼多多雙十一賣4000萬單農產品才是真厲害
為什么是電商? 在各大電商公司紛紛公布自己雙十一數據之際,成立才3年多時間的拼多多在“雙十一”這個大熱點下,并沒有太多歷史可以炫耀,不過,有一個數據頗為有意思。

長按掃碼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