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動互聯網正在改變著我們的生活方式,其中在出行領域,這種影響最為深刻。無論我們采用何種出行方式——公交、地鐵、汽車乃至是騎行、走路,幾乎都離不開各類地圖應用,它們每天都在扮演出行助手的角色。
盤點剛剛過去的2019年,地圖與出行這個領域仍在快速發(fā)展,而且競爭依然激烈。
2019最后一戰(zhàn)
近幾年,國內地圖導航市場一直是高德地圖占據第一、百度地圖緊隨其后的雙雄格局。即使在2019年最后一個月,雙方還是不自覺地進行了一場對壘:兩家的明星導航語音包前后腳“上新”。
2019年12月6日,百度地圖“官宣”趙薇語音導航包正式上線;一周之后的雙12,高德地圖推出了李佳琦導航語音。雖然不是傳統(tǒng)意義上的娛樂明星,但李佳琦是2019年的現象級網紅,此前網友呼喚的段子猶言在耳,種種原因導致李佳琦的導航語音連番多次登上微博、抖音等網絡熱搜榜。對比之下,百度地圖的趙薇語音則顯得“靜悄悄”。
2019最后一次對壘,無疑是高德地圖勝出。雖然無關大局,但高德地圖的快速反應、銳意創(chuàng)新,仍然讓人印象深刻。而這一戰(zhàn)也是雙方2019全年對決的一個縮影。
在剛過去的2019年,地圖與出行市場的格局未有改變,只是雙方差距在加劇拉大。據權威數據平臺QuestMobile發(fā)布的《2019中國移動互聯網秋季大報告》顯示,截至2019年9月,高德地圖月活躍用戶(MAU)超過4.8億,位居全網第八,不僅領先于百度地圖,還超過了百度App。在2019年,高德地圖月活躍用戶數超出百度地圖5000萬。通過對比計算發(fā)現,高德地圖的用戶數已經超過包括百度地圖在內所有其他地圖類產品的總和。
倘若復盤2019年的地圖導航市場,最讓大家驚奇的或許不是這5000萬的用戶鴻溝,而是高德地圖和百度地圖正在完全不同的路徑上,走到了不同的目的地。
百度向左 高德向右
地圖導航一直以來都比較特殊,過去它被視為使用高頻次、用戶高粘性、入手低門檻的工具類產品,但似乎很少有人將它當作入口級的超級App。但在高德、百度兩大公司的激烈競爭下,地圖導航被加持了更多的服務屬性。那么,高德、百度又分別賦予了地圖導航什么樣的定位,以及如何提升它的服務屬性的呢?
通過梳理百度地圖在2019年的動作,發(fā)現提及最多的是關鍵詞是:人工智能(AI)。
在去年的9月,百度地圖宣布上線地圖語音定制功能,支持用戶最快20分鐘生成屬于自己的專屬語音包;此前的7月,百度地圖曾宣布用AR技術再現了圓明園大水法遺址。
筆者還注意到,2019年7月,在"Baidu Create 2019" 百度AI 開發(fā)者大會上,百度地圖向外界展示了其AI 化數據采集能力,宣稱80% 數據采集環(huán)節(jié)實現了AI 化。
百度一直以技術公司自居,而AI是百度寄希望在移動互聯網時代苦苦追趕阿里、騰訊幾乎唯一的砝碼。畢竟,在搜索已經無法為百度提升估值和未來想象力,并且屢屢遭受質疑的形勢下,AI轉型似乎被欽定為集團的第一戰(zhàn)略。百度地圖作為其AI生態(tài)中的一枚棋子,以AI作為地圖服務的標簽與其說是主動求變,不如說集團戰(zhàn)略的慣性執(zhí)行。
對比來看,高德地圖2019年的每次亮相,幾乎都與出行服務升級密切關聯,目的都是為了提升用戶的出行體驗。
在共享出行方面,此前高德地圖于2017年率先推出了聚合打車模式,通過接入滴滴、首汽約車、神州專車、曹操出行、嘀嗒出行等眾多平臺,來幫助用戶一鍵多平臺叫車。在2019年,由于眾所周知的網約車整治行動的影響,打車難、打車貴成為用戶出行的一大痛點,高德地圖的聚合打車服務可謂是發(fā)揮了雪中送炭的作用。用戶不僅大大提高了打車效率,也能根據自身需求選擇不同品牌和價位的服務產品。去年8月,高德地圖還發(fā)布了傳統(tǒng)出行數字化升級方案,更進一步壘高了行業(yè)門檻。
而在公共出行方面,除了基礎的地鐵圖、公交路線與站點查詢,高德還與北京、天津、廣州、深圳、杭州等許多重點城市的政府相關部門和公交集團達成合作,推出了實時公交服務,為用戶直觀展示公交車的實時位置,距離當前站點還有幾站以及幾分鐘到達。去年11月,北京市交通委員會和高德地圖簽訂戰(zhàn)略合作框架協議,并共同啟動了北京交通綠色出行一體化服務平臺(MaaS),有評論就認為,“北京綠色出行服務平臺最終選定了高德地圖,這在百度地圖和高德地圖兩強爭霸的市場格局下,意義不言而喻。”
針對用戶的旅游需求,高德在去年國慶前推出了景區(qū)隨身聽服務,覆蓋故宮、恭王府、頤和園等全國1000多個熱門景區(qū),著名收藏家、高德首席導覽官馬未都、南派三叔以及眾多非遺傳人、知名主播、金牌導游等都化身景區(qū)導覽官,幫助游客更加深入的了解景區(qū)景點背后的歷史文化。在12月份,高德進一步發(fā)布“景區(qū)隨聲聽導覽官招募計劃”,向更多的優(yōu)秀語音創(chuàng)作者發(fā)出了入駐邀請。
梳理一下發(fā)現,高德地圖正逐步將地圖從導航工具,提升為綜合出行平臺,同時也將這個市場從工具競爭升級為生態(tài)之戰(zhàn)。
對比見真章,我們能清晰地看到,百度地圖和高德地圖,在過去的一年所分別發(fā)力的方向,以及在公眾認知層面二者差異化的定位。百度地圖竭力希望樹立AI領先者的角色,但真正在出行場景方面,其多項功能體驗相較于對手卻乏善可陳,流于技術之表。高德地圖則竭力做好用戶出行場景里那個最佳助手的角色,真正解決用戶痛點,高德推出的各項真正實用、易用的功能服務,也順理成章地成為用戶地圖導航的首選。
用戶體驗干掉“黑科技”
百度公司整體向AI轉型意愿之迫切,我們早已從各種文章報道中了解到了緣由。針對于地圖導航服務的應用場景,需要結合用戶的各項行為數據進行不斷的調教。倘若如百度宣稱的那樣,其作為AI技術最強最豐富的地圖廠商,并且也陸續(xù)推出智能語音助手、語音定制、AR 步行導航、出行助手等產品,按理說應如虎添翼般進一步贏得市場,縮小與行業(yè)第一的差距,但在國內權威數據機構QuestMobile的報告中,其與高德地圖的差距卻不降反升。
隨著地圖越來越成為連接出行服務最重要的戰(zhàn)略入口,地圖究竟應該被各種黑科技來包裝升級?還是應該深刻捕捉用戶需求,優(yōu)先提升各種出行場景下的用戶體驗?二者誰才會被市場接受,通過兩家廠商的數據變化進行比較,用戶想必已經用腳進行了投票。
究其根本原因,在于其現階段華麗包裝的AI應用并沒有讓用戶真正買賬。這也是百度公司進入移動互聯網后的一個頑疾,過度以技術領袖的身份自居,研發(fā)所謂“黑科技”卻容易忽視了市場里最真切的痛點,與用戶漸行漸遠。
舉個簡單的例子。百度地圖將其AR地圖功能與谷歌地圖服務比較,認為其領先于谷歌,然而這項功能在用戶現實場景中使用頻次是極低的,倘若將此作為推向市場的賣點,有可能撿了芝麻卻丟了西瓜。
再以百度地圖的語音定制為例,錄制個人的導航語音,確實能從側面印證自己的AI實力,但這是否真的是用戶出門剛需?
相反,高德之所以能不斷拉大與對手的差距,一方面是因為它充分洞察并滿足了用戶需求,而不只是用黑科技來提升逼格,畢竟對于地圖而言,再智能再高科技,都要服務于為用戶解決躲避擁堵、打車難、等公交難等實際出行煩惱來。
事實上,高德地圖也積極探索使用AI技術,但呈現的產品服務比較而言更接地氣。其智能語音助手“你好小德”幫助駕車用戶解放雙手;車載AR導航服務幫助“路癡”在行駛途中更快更直觀地辨識道路岔口;與阿里云共建城市大腦·智慧交通,利用AI和大數據能力,從城市的全局角度進行智能調度,緩解城市擁堵……
真實的用戶體驗也反映在了網友口碑上。筆者對最近一個月的微博、今日頭條、知乎等社交媒體上的網民發(fā)帖跟帖,做了大致統(tǒng)計和分析,說實話,兩家產品都有被吐槽,數據不準啊、導航錯誤啊……當然,網友點贊的也很多,在品牌好感度上,高德地圖與百度地圖的對比大概是3:2。
正如前文所分析的那樣,移動互聯網時代,人們的出行需求越來越多樣化和品質化,針對地圖產品也有了更多的使用場景和期待感。因此對于服務提供商而言,他們眼中的地圖服務究竟是什么樣子?琢磨清楚這個問題就顯得尤為關鍵。
去年8月,高德地圖宣推出了嶄新的品牌Slogan:“行,用高德”,阿里巴巴合伙人、高德集團總裁劉振飛表示,這次產品全面煥新,意味著高德地圖正式進入了新的戰(zhàn)略發(fā)展階段:從地圖導航工具,升級為國民出行平臺
直到今天,高德地圖已經覆蓋地圖信息服務、駕車導航、共享出行、智慧公交、智慧景區(qū)、騎行、步行、長途出行等非常全面而且專業(yè)的移動出行服務。月度活躍用戶數也突破4.8億,與微信、支付寶、微博等一起成為國民十大超級應用。
寫在最后
目前,以00后為代表的年輕化群體,正成為移動互聯網的新生力量。了解并滿足年輕群體的使用需求,贏得年輕群體的青睞,將在相當長時間內決定移動互聯網領域的競爭格局。在不久的將來,我們看到的地圖服務一定會變得更酷、更智能,也會成為用戶最離不開的出行助手,但這一切都首先基于它能更準確、更有效、更快速的解決實際出行問題。否則再華麗的功能設計脫離了根本需求,就仍是無本之木。
- 美媒聚焦比亞迪“副業(yè)”:電子代工助力蘋果,下個大計劃瞄準AI機器人
- 微信零錢通新政策:銀行卡轉入資金提現免手續(xù)費引熱議
- 消息稱塔塔集團將收購和碩印度iPhone代工廠60%股份 并接管日常運營
- 蘋果揭秘自研芯片成功之道:領先技術與深度整合是關鍵
- 英偉達新一代Blackwell GPU面臨過熱挑戰(zhàn),交付延期引發(fā)市場關注
- 馬斯克能否成為 AI 部部長?硅谷與白宮的聯系日益緊密
- 余承東:Mate70將在26號發(fā)布,意外泄露引發(fā)關注
- 無人機“黑科技”亮相航展:全球首臺低空重力測量系統(tǒng)引關注
- 賽力斯發(fā)布聲明:未與任何伙伴聯合開展人形機器人合作
- 賽力斯觸及漲停,汽車整車股盤初強勢拉升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chuàng)、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