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袁國寶:90后才看薇婭李佳琦,00后早就去B站追羅翔了
“人在美國,剛下航母;麻省畢業(yè),長相彥祖;馬上訂婚,沙特公主;熟人太多,千贊再補……”
在國內,最早的知識類網紅,都源自知乎,這個源自Quora的國內互聯網公司成為了國內最成功的知識問答社區(qū),知乎集納了一大批各個行業(yè)的專業(yè)答主。
然而,隨著短視頻平臺的逐漸成熟,越來越多基于視頻的知識網紅逐漸取代了知乎大神,成為了輿論的新焦點。微博出了張雪峰,西瓜視頻出了李永樂,B站出了局座張召忠,抖音和快手上也出現了很多專業(yè)的知識分享網紅。
視頻語言更容易被接受,加上這些知識網紅通過更加通俗的語言將知識傳遞給網友,讓這些“老師”更好地實現破圈。
而知識網紅也有很大概率,成為繼秀場直播網紅、直播電商網紅之后,成為新的資本追逐風口。據艾瑞咨詢的測算,2019年短視頻+教育市場規(guī)模達62.3億元,并將保持高速增長,預計未來5年CAGR將達50%。對內容創(chuàng)作者而言,電商仍是主要商業(yè)化渠道,2019年通過短視頻平臺這一渠道成交的教育類產品及內容GMV約117.5億元,并將保持高速增長,預計到2023年GMV將過千億。
那么,知識網紅究竟能不能乘著在線教育的風口,成為下一個五年里網紅經濟的核心呢?
「知識網紅」進化中
早在互聯網普及之前,各類培訓名師已經成為了知識紅人。瘋狂英語的李陽,政治的肖秀榮等等,都曾被各路學子實名pick過。
當然,最出名的當然要數新東方,除了俞敏洪之外,李笑來、羅永浩、馬薇薇等人,都憑著一張嘴和滿口的段子,成為了各自領域的紅人。而羅永浩、馬薇薇還順利轉型成為了移動互聯網時代的網紅。
而隨著互聯網的普及,知識類的分享內容逐步轉到了線上。2007年,薩爾曼·可汗創(chuàng)立可汗學院,用10分鐘左右短時長視頻免費授課,但彼時的短視頻只是長視頻時間上的縮短,并沒有形式及內容上的太多創(chuàng)新。
2013年前后,隨著移動互聯網時代到來,在線直播課打通了在線教育商業(yè)模式,在線教育加速度發(fā)展。而伴隨軟硬件升級,以及4G網絡的普及,抖音、快手等短視頻平臺爆發(fā)增長,短視頻+教育在過去的兩年終于迎來爆發(fā)增長階段。
于是我們看到,微博出了考研名師張雪峰,西瓜視頻出了科普教師李永樂,B站出了局座張召忠,在現在這個網紅遍地但只能各領風騷三五月的快餐時代,這些講知識的老師不但紅了,還紅得很持久。張雪峰和李永樂都是2016年成名,張召忠則是2018年在B站開始講軍事知識。
而且,這些老師在一定程度上,已經實現了破圈。張雪峰的粉絲中,很大一部分不考研;李永樂粉絲很多也不是物理愛好者;張召忠的粉絲中,相當一部分對于國際局勢和軍事武器也沒那么大興趣。
但是,通過有趣、有料的講述,他們不僅留住了粉絲,也留住了人氣。
從輔導名師,到網紅老師,「知識紅人」完成了從線下專項培訓名師到線上流量平臺網紅老師的變化。而這些變化的背后,是年輕人更加喜歡學習了。
「云學習」00后的新嗜好
“今年有2027萬人在B站學習 ,是高考人數的兩倍”、“快手教育短視頻作者超過99萬,累計生產量達2億”,“抖音學神養(yǎng)成計劃總播放量在千億級別”。
這些視頻網站,給人們的印象是娛樂至上的流量平臺,然而,年輕人已經開始利用這些平臺開始在線學習了。
今年,互聯網上最火的網紅老師,莫過于有著“張三克星”、“政法郭德綱”、“法考小王子”等title的斜杠中年,羅翔老師。“羅翔說刑法”粉絲數高達549萬,所發(fā)布的視頻多數播放量超過百萬,關于韓國N號房事件的評論播放量近800萬,彈幕數近8萬條。
而羅翔也和局座一起,成為了B站知識網紅的雙子星。
數據顯示,過去一年已有1827萬人在B站學習,相當于2018年高考人數的2倍;被B站用戶稱為 #study with me#的學習直播,已晉升為B站直播時長最長的品類,2018年直播學習時長達146萬小時,103萬次的學習類直播在B站開播。
成長與物質極大豐富的Z世代年輕人們,在學習這件事上,變得更加淡定,少了幾分功利,目的不再是“升學”、“入職”等,更多的是為了讓自己的生活更好、更開心一點。根據第一財經周刊發(fā)布的《2018年中國Z世代理想生活報告》顯示,74%的受訪95后會選用閑暇時間“學習和課外自我充電”,遠超95前的35.49%。
所以,除了B站,越來越多的平臺推出了針對年輕人的知識學習內容。據統(tǒng)計在短視頻和直播領域,分別有51%的作者使用短視頻售賣課程,其中95.2%的人獲得收益;43%的作者在直播間售賣課程,其中94.9%的人獲得收益。其中,短視頻互動率高達76%,直播人均彈幕15條。
嗅覺敏銳的互聯網巨頭成為這場價值再發(fā)現的先行者,僅今年以來騰訊、快手、阿里、字節(jié)跳動等均加速入局,比如騰訊提供直播課堂;阿里以釘釘為入口;字節(jié)跳動則推出清北網校和瓜瓜龍;快手發(fā)布的“教育生態(tài)合伙人計劃”,除了優(yōu)秀的知識生產者,好未來、知乎、喜馬拉雅、果殼、星站TV、育學園等知名教育機構部也將主動入駐平臺。
而其他平臺也在不斷地豐富知識類的內容,打造屬于自己的知識網紅。喜馬拉雅通過聲音主播這種形式,將暢銷書拆分為多期,或者請名家來解讀名著,讓更多人能夠迅速接受書中的內容。
得到APP,更多的是管理學、職場以及經濟學的課程。《薛兆豐的經濟學課》是得到全站學習人數最多的付費課程,將近50萬人都為它買了單。
網易云課堂將自己打造成了年輕人進入互聯網大廠之前必須來就讀的技術培訓學校,編程與開發(fā)、AI與數據科學、產品運營等內容極為豐富。
甚至種草社區(qū)小紅書都推出了創(chuàng)作者“123計劃”,強調平臺上學習類相關話題聚合12.4萬篇筆記。
可以說,所有的平臺都看到了李永樂、羅翔的威力,也在通過自己的努力打造屬于自己的知識網紅。
「教育+短視頻」的新風口
流量平臺和在線教育平臺,以不同的路徑開始逐漸交匯,而交匯的點就是「知識網紅」,爭奪的對象就是這屆年輕人。
教育,一直是反人性的。每個人需要的是放松、娛樂,而教育需要的是自律和儀式感,所以我們看到,教育和互聯網的結合變得異常緩慢。但是,隨著寬帶擴容、硬件升級及ABCDE(AI、Block Chain、Cloud Computing、Data Tech、Edge Computing)技術發(fā)展,互聯網在教育領域滲透程度正不斷加深。
作為為數不多流量藍海,教育會成為下一個被各方爭奪的戰(zhàn)場,而爭奪的對象,也會從年輕人向更廣的年齡段擴展。
根據艾媒咨詢的調查,在疫情期間,有63.1%的人曾購買過知識付費產品,而其中有90%以上的體驗者認為自己是有收獲的。
當碎片化學習、終身學習和持續(xù)成長成為移動互聯網時代的新特點后,普通人的教育需求成為了流量洼地。
我們看到羅翔、李永樂這些「知識網紅」的課程視頻中,彈幕經常會出現,“我要是有你這樣一個老師,就好了”“如果當初你是我的老師,那我一定愛死了。”所以,學生、普通人對于教育類網紅的需求是巨大的。
所有人都渴望進步,所有人都不想成為一條咸魚。但教育資源的不平等,讓很多人失去了繼續(xù)學習的機會?,F在,互聯網帶來了這個機會,也勢必會帶來全新的風口。
在線教育網站Coursera創(chuàng)始人吳恩達曾在接受采訪時表示,“我想讓全世界所有的人都能隨時隨地接受最好的高等教育。我希望人的成功是立足于他們的膽量、勤奮以及智慧,而不是依賴著家庭、地位和出身。”
這或許就是教育和互聯網結合的最大魅力,也是全新的機會。未來,會有越來越多的“羅翔老師”,在不同的平臺上,教授大家知識,我們也可以隨時學習一些新的東西。
「知識網紅」,風口已至!
- 世間將再無松下電視:松下官宣解散家電子公司并徹底放棄電視機業(yè)務
- 雅迪集團與南都電源簽署協(xié)議:攜手共繪固態(tài)電池未來藍圖
- 美媒聚焦比亞迪“副業(yè)”:電子代工助力蘋果,下個大計劃瞄準AI機器人
- 微信零錢通新政策:銀行卡轉入資金提現免手續(xù)費引熱議
- 消息稱塔塔集團將收購和碩印度iPhone代工廠60%股份 并接管日常運營
- 蘋果揭秘自研芯片成功之道:領先技術與深度整合是關鍵
- 英偉達新一代Blackwell GPU面臨過熱挑戰(zhàn),交付延期引發(fā)市場關注
- 馬斯克能否成為 AI 部部長?硅谷與白宮的聯系日益緊密
- 余承東:Mate70將在26號發(fā)布,意外泄露引發(fā)關注
- 無人機“黑科技”亮相航展:全球首臺低空重力測量系統(tǒng)引關注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chuàng)、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