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遲早會去看鯨魚

原標題:我遲早會去看鯨魚

文|李北辰

一個朋友對我說,她未來的死法,是跳到海里喂鯨魚。

這個想法很浪漫,但鯨魚的死法,比這個想法更浪漫。

鯨魚死后,將給予大海最后一次溫柔:鯨的尸體會緩慢墜入深淵,在海底形成一種叫“鯨落”(WhaleFall)的自然現(xiàn)象。

鯨落,即“鯨魚隕落”的過程,殘酷而凄美。

首先,尸體會很快被鯊魚等生物發(fā)現(xiàn),40多種大型生物圍繞在鯨魚身邊,將尸體撕成碎片,盡享饕餮盛宴,整個過程將持續(xù)半年到一年。

接著,當鯨魚90%的肉被吃掉后,會有20多種體型較小的生物,蠶食尸體剩下的組織碎片,相當于撿大型動物的殘羹剩飯,這個過程又將延續(xù)兩年。

最后,當鯨魚的骨骼被啃噬干凈,大量厭氧細菌會進入鯨魚的尸骨,分解其中的脂類,產(chǎn)生硫化氫,這讓另一些細菌得以繁殖,而這種細菌又會讓海底的蛤類和海蝸牛等生物繁衍生息。

在北太平洋的海底,至少有43個種類的12490個生物以鯨落為生。

明白了嗎?

一鯨死,萬物生。一次鯨落造就的生態(tài)系統(tǒng),可滋養(yǎng)周圍生命幾十年甚至上百年。

一具鯨魚尸體,讓暗無天日的海底,激起萬余生命的漣漪。

如果深海是荒漠,鯨落就是綠洲。鯨的死亡,對于資源匱乏的海底生物,恰如天降甘露。

我羨慕鯨魚,巨大而溫暖,孤獨而浪漫。連死亡都那么體面,那么有尊嚴,那么給世界留有情面。

相比于鯨魚的死,大多數(shù)人的生,不值一提,毫無意義。

小說《晚來寂靜》里,主人公說過這樣一段話:“也許有一天我會去阿拉斯加,看看冰山,看看鯨。我是人,這就是我應該去的原因。我是一個僅此一次的生命,我應該見識世界的遼闊,也應該駕駛一架什么小飛機,在茫茫雨霧中飛行……我還沒去過那里,但遲早會去的?!?/p>

我還沒看過鯨魚,但我遲早會去的。

作者:李北辰,獨立撰稿人。同名微信公號:李北辰

免責聲明:本網(wǎng)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chuàng)、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wǎng)站出現(xiàn)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wǎng)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wǎng)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wǎng)站中的網(wǎng)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chǎn)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wǎng)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wǎng)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lián)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

2021-11-02
我遲早會去看鯨魚
鯨魚死后,將給予大海最后一次溫柔:鯨的尸體會緩慢墜入深淵,在海底形成一種叫“鯨落”(WhaleFall)的自然現(xiàn)象。

長按掃碼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