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7日下午,一場獨特的產品體驗會在北京798園區(qū)舉行,會上身穿黃色長袖T恤衫的聯想集團副總裁常程并沒有發(fā)布傳說中的ZUK Edge,而是帶領粉絲和媒體重溫了ZUK的今年旗艦產品——聯想ZUK Z2 Pro。
2016年,是國內手機行業(yè)風云變幻、紛爭跌宕的一年,廠商們從追捧當初的互聯網思維熱潮,到如今改變策略,狂鋪線下渠道……有多少新品牌涌現,又有多少失意者出局。
力量此消彼長,對于用戶手中的這個移動互聯網入口,每個手機品牌都想爭奪更多地盤,不過,前提是應對市場的變化趨勢,能迅速適應活下來。
且不說去年大可樂、百加、天語等手機品牌的倒蹋,就連鐵粉眾多的錘子手機,也屢傳倒閉、被收購的謠言。
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聯想ZUK的這場產品體驗會主題雖然是“不能被遺忘的經典”,宣布與京東再合作,以聯合推介聯想ZUK經典手機Z2 Pro為主要目標,但似乎也是對ZUK品牌未來何去何從做一次背書,同時為下一款ZUK手機新品做好鋪墊。
Z2 Pro是一款經典手機嗎?
在這次產品體驗會上,稱自己為“掌柜”的常程宣布聯想ZUK Z2 Pro重新回歸京東。12月7日下午3點,聯想ZUK Z2 Pro登陸京東商城并限時開售,其中采用高通驍龍820處理器+6GB運存+128GB內存的聯想ZUK Z2 Pro尊享版僅售2099元。
根據最新消息,聯想ZUK Z2 Pro在京東開售后幾天來業(yè)績表現出色,畢竟在雙12即將來臨之際,一款高配置的旗艦手機能有這樣的優(yōu)惠幅度,對手機用戶來說還是很有吸引力的。
作為一款精心打磨的經典手機,聯想ZUKZ2 Pro既然得到了業(yè)內認可和粉絲的交口稱贊,那為何實際上在發(fā)布后的半年時間里,盡管經典卻有點被遺忘,有點叫好不叫賣的感覺?
常程自己是這么定義經典的:“一款產品被稱之為經典,首先要開創(chuàng)一些新的東西,第二這些新的東西還會被后來人模仿和引用?!?/p>
聯想ZUK Z2 Pro的“經典”之處在于創(chuàng)下了九項“全球第一”, “漂亮得不像國產旗艦”、“顏值與實力兼?zhèn)洹?,其簡潔的外觀顏值、強勁的配置、ZUI系統(tǒng)的流暢體驗……
在7日的體驗會現場,主持人、中關村在線總編輯承健很認可這款機器,他稱自己做了20年的科技媒體,接觸過難以計數的科技產品,“對我來說Z2 Pro也是一款非常好的產品,有這么一句話,叫做流行與永恒之間只差一顆匠心,匠心造就了經典?!?/p>
ZUK Z2 Pro作為一款配置、顏值、體驗與創(chuàng)新均有出色表現的手機,從產品角度而言跟同行推出的眾多新機相比毫不遜色,但卻沒有引爆市場,非??上А?/p>
不管怎么樣,此時聯想ZUK舉辦產品體驗會,冒著“炒冷飯”的風險,不推新品而回顧自己的經典旗艦產品,除了對產品本身的信心之外,也透著在看到市場認可度不足之后,常程與他的ZUK團隊的某種不甘心。
Z2 Pro的年終營銷是在亡羊補牢嗎?
今年4月21日,聯想ZUK發(fā)布了ZUK Z2 Pro,聯想集團董事長兼首席執(zhí)行官楊元慶、時任聯想移動總裁陳旭東均參加了發(fā)布會,可見聯想對這款產品的重視,聯想希望將這款手機做成爆品,將其推向大眾市場。
ZUK Z2 Pro選擇了驍龍820處理器+6G+128G的超旗艦的硬件配置,輔以稱之為永不卡頓的ZUI系統(tǒng),采用雙面玻璃外殼,有點向經典的iPhone4致敬的意味,針對的是那些對性價比非常挑剔的年輕手機發(fā)燒人群。
那么問題就來了。硬件配置足夠硬悍,軟件足夠優(yōu)秀,外觀顏值也足夠驚艷,這么一部手機還欠缺什么,使得它沒有獲得最好的市場反饋?
一款產品盡管足夠經典,但在市場上的表現差強人意,原因恐怕是多方面的,比如產品供應鏈、渠道資源及策略等方面。比如,Z2 Pro發(fā)布后的一段時間里,一度陷入了無法大批量發(fā)貨的窘境。
而且,由于種種原因,ZUK Z2 Pro最初也沒有選擇與最主流的線上手機銷售渠道京東商城合作。其實在去年,正是攜手京東,從眾籌到開售,ZUK打響了第一款產品Z1的口碑。
此外,從線上線下各渠道上,可以說ZUK Z2 Pro的推廣力度還是不夠,跟今年國內銷量排行榜前幾位的手機相比,聯想ZUK的推廣聲量遠遠不夠。從營銷層面,華為、OPPO、vivo等品牌都不惜砸下重金,廣告、綜藝節(jié)目、明星代言,鋪天蓋地的地毯式轟炸,迅速打響品牌在公眾層面的知名度。
在這樣慘烈的白熱化競爭中,聯想ZUK的營銷推廣恐怕還有些差距。
吃一塹長一智,常程和他的團隊顯然也看到了這些問題所在,重新審視自己的旗艦級產品,重新與京東合作,利用年終雙12的契機進行優(yōu)惠促銷,激活用戶對一款經典機型的認知,未免不是一種亡羊補牢的措施。
ZUK是個成功的互聯網手機品牌嗎?
可以看到,ZUK創(chuàng)立至今,作為一個典型的互聯網手機品牌,在成立一年半的時間里,贏得了大批的粉絲認可,這一點還是很成功的。
7日活動現場除了媒體之外,就有不少年輕的粉絲參加,他們大多數都是學生,很多還是專門翹課過來的。常程的分享體驗結束之后,被粉絲團團圍住——“掌柜的,能不能加上這個功能”,“掌柜的,這么用起來不方便”……
常程細心聽著他們的建議,表示會盡快把他們的建議反饋給ZUK的產品團隊:“從用戶體驗的角度,我跟你們都是一樣的,我提出的建議也經常被他們給否決。”擁有近300萬微博粉絲的常程很享受粉絲們的互動過程,期間甚至忍不住做了個鬼臉。
與聯想的其他手機系列相比,ZUK做到了足夠的用戶導向。從做手機開始,常程就和粉絲、用戶們廝混在一起,他每天早上5點起來上微博,一直到9點,所有給常程留言的粉絲都能得到他的回復。除了微博之外,他還加入了很多的QQ群和微信群,悉心聽取用戶的意見反饋。
但此時聯想在中國的手機業(yè)務已經顯露出明顯的頹勢,曾經的國內銷量冠軍正在不停地下滑,各個產品系列都存在一些問題:
除了今年推出的Moto Z令人眼前一亮之外,Moto系列產品無論是外觀設計還是操作系統(tǒng)、UI等都不夠本土化,在國內市場仍然有些水土不服;
Lenovo系列過去一直走運營商定制,銷售均價低到了300多元,品牌美譽度不高;
樂檬系列主打互聯網渠道,一度賣得還可以,但是在小米榮耀魅族的夾擊下頹勢已顯。
相對而言,一度拉出來單干的ZUK卻獲得了一致好評。京東商城3C事業(yè)部總經理胡勝利還清楚地記得,ZUK Z1發(fā)布之前專門做了一次盲籌,在根本就沒有產品的情況下,竟然獲得了2.6萬人的支持,籌集資金超出目標金額3倍以上。
為了讓成品更接地氣,更接近用戶需求,在推出第一款產品Z1之前,ZUK整個團隊進行了30次校園調研和近3000人次的面對面深度交流,就連成型的DVT機也推翻修改了四五次。這樣的研發(fā)風格也一直沿用到了現在,比如常程在產品體驗會之后跟粉絲們的零距離互動,可見一斑。
應該說,因為這種接近用戶的調研和交流,ZUK在年輕人群中獲得了極大的成功。雖然ZUK面向的人群仍帶有小眾發(fā)燒的特點,但至少它在競爭白熱化的手機市場中活了下來,而且擁有了大批的支持者。從這一點來看,作為一個互聯網手機品牌,ZUK證明了自己存在的價值。
ZUK將如何面對未來?
在7日的產品體驗會上,常程除了回顧Z2 Pro的經典創(chuàng)新點與功能設計,有一個重要的部分,是對手機系統(tǒng)ZUI2.5的升級作了濃墨重彩的詳細講解。
據常程透露的信息,即將在2017年春節(jié)前上線的ZUI2.5,其內核為安卓7.0(Android N),ZUI團隊進行了針對性優(yōu)化,使ZUI 2.5具備貼心、自由、簡潔的特點,在常用場景下例如:微信紅包、導航、個性化鎖屏等諸多功能均有令人興奮的創(chuàng)新與改進。
如今的手機市場,大多數品牌為滿足用戶心理,都在堆砌硬件,以配置為跟競品PK的第一要素,但其實僅有硬件支撐,軟件系統(tǒng)一旦短板,用戶體驗便大打折扣。
從這點看,立志于以用戶體驗為中心的ZUK此時推出ZUI2.5,除了為自己的旗艦產品Z2 Pro站臺之外,無疑還屬意未來,亮出肌肉,為明年做好鋪墊。
常程甚至宣布了ZUK的Z1一樣能享受到牛軋?zhí)牵ò沧?.0)的待遇,稱“自己吹的牛,含淚也要實現”,這一現場舉動對用戶而言,確實顯出了ZUK的誠意滿滿。
不久前,聯想移動業(yè)務集團進行了重大調整,甚至有說法稱ZUK將并入Moto,未來將不再有ZUK這個品牌,但在產品體驗會上,常程回答主持人承健的問題時輕松地否認這個傳言。
無論如何,歷經波折的ZUK活了下來,而且活得挺好。在Z2 Pro之后,新的一款產品主打高屏占比、高顏值的新旗艦產品ZUKEdge也呼之欲出,即將上市。
在智能手機市場的競爭中,盡管在國內聯想全系手機均不占上風,但在國外市場,聯想的Moto和ZUK仍有想象空間和一定的優(yōu)勢。
從今年的數據顯示,聯想成為進入印度手機市場前五名的唯一中國手機制造商,這也顯示了聯想的品牌實力和性價比優(yōu)勢,在亞洲、非洲、南美洲等市場上,聯想依然有著強勢的競爭力。
在這樣的背景下,未來ZUK在聯想移動業(yè)務重新崛起的重任中,能否承載更多的期望?除了產品創(chuàng)新、在國內市場打開局面之外,ZUK完全有潛力在國外市場找到空隙,開發(fā)這些新興市場,一步步走向巔峰。對于有準備的人來說,機會永遠都在。
- 世間將再無松下電視:松下官宣解散家電子公司并徹底放棄電視機業(yè)務
- 雅迪集團與南都電源簽署協議:攜手共繪固態(tài)電池未來藍圖
- 美媒聚焦比亞迪“副業(yè)”:電子代工助力蘋果,下個大計劃瞄準AI機器人
- 微信零錢通新政策:銀行卡轉入資金提現免手續(xù)費引熱議
- 消息稱塔塔集團將收購和碩印度iPhone代工廠60%股份 并接管日常運營
- 蘋果揭秘自研芯片成功之道:領先技術與深度整合是關鍵
- 英偉達新一代Blackwell GPU面臨過熱挑戰(zhàn),交付延期引發(fā)市場關注
- 馬斯克能否成為 AI 部部長?硅谷與白宮的聯系日益緊密
- 余承東:Mate70將在26號發(fā)布,意外泄露引發(fā)關注
- 無人機“黑科技”亮相航展:全球首臺低空重力測量系統(tǒng)引關注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chuàng)、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