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最權威的商業(yè)研究和咨詢機構Gartner集團旗下的商業(yè)和互聯(lián)網研究機構L2近期研究指出:品牌的能見度對微信依然一個真正的挑戰(zhàn)。
報告顯示:絕大多數的奢侈品品牌在微信上投放的廣告,點擊量都不超過兩萬次,只有4%的時尚品牌以及3%珠寶商的廣告有超過6萬次的點擊。
L2在報告中還提供了兩個在美國社交網絡Instagram上進行營銷的賬戶Gogoboi以及Mr. Bags作為比較的標桿,這兩個賬戶都是領先時尚博主,投放的廣告點擊量超過十萬次是非常尋常的事情
至于原因,關注中國奢侈品領域的英文刊物Jing Daily給出了許多。
首先,微信的主界面現(xiàn)在已雜亂不堪,廣告商的官方賬號和好友發(fā)的信息混雜在一起,很難讓廣告商抓住用戶的眼球,而且微信又不像Instagram一樣以算法驅動,用戶需要好幾個步驟才能真正在手機上打開奢侈品牌的帖子。
(關注中國奢侈品行業(yè)的Jing Daily報道截圖:品牌能見度依然是隊微信的真正挑戰(zhàn))
2017年微信用戶行為報告顯示,41%的用戶關注美妝,生活方式等賬號,36%的
用戶關注新聞賬號,只有17%的用戶才關注品牌的官方賬戶。整體來說,微信不是一個讓用戶關注品牌的地方。
即使用戶關注了品牌的官方賬戶,品牌在用戶的注意力范圍內,也很難有能見度。微信的訂閱號,Jing Daily認為,基本不太可能抓住用戶的注意力,因為折疊的太深。雖然能每日更新,但是用戶經常忘了查看。微信的服務號,雖然可以直接進入信息的主界面,但是一個月只能發(fā)四次,往往被微信好友的信息淹沒下去。
其中,微信的信息過載已經成為困擾微信的一個難題,英國金融時報在2016年的報道稱:微信的普及是有代價的:有用戶表示,微信上大量的信息——從文字信息到卡通動態(tài)圖到廣告——已讓他們不堪其擾。
上個月,美國的精英商業(yè)雜志The Information在和十幾個微信現(xiàn)員工和前員工的采訪中揭示,來自騰訊高層的混雜不清的信號,給這個中國已經成熟的最受歡迎的科技產品帶來了(戰(zhàn)略方向的)模糊。一些員工對于近期產品經理的離職同樣感到焦慮,離職的人中包括微信創(chuàng)始團隊11人中的一人。
微信目前處于兩難困境中,騰訊整體估值中的數百億美元來自于微信,但微信帶來的營收卻只占騰訊整體營收的10%左右,遠遜于騰訊的游戲業(yè)務。
微信面臨資本市場對其商業(yè)化的壓力,但在有限的商業(yè)化嘗試中,微信就已經暴露出很多問題
這種信息過載的不勝其擾也影響了廣告投放的效果,朋友圈的廣告,類似于Facebook的信息流,但是品牌和廣告商只有付費才能接觸到微信的用戶,往往“非常昂貴,并且不確保任何結果”,這些廣告的投放,通常和朋友圈中盛行的微商所售賣的假貨混雜在一起,效果往往適得其反。
2014年,Jing Daily就注意到,奢侈品品牌的假貨,正在大量涌向微信朋友圈。
而朋友圈廣告和朋友圈的售假微商信息混雜在一起,勢必影響到奢侈品品牌的廣告投放效果。
- 戴爾破局未來:2025春季發(fā)布會揭示數智化轉型新路徑
- 2025上海車展前瞻:哈弗新能源,四驅賽道上的顛覆性選擇
- 2025上海車展:科大訊飛引領智能汽車新革命,星火平臺驚艷亮相
- 上海車展驚艷登場:中國雙旗艦豪華車型揭秘,極氪9X全球首秀顛覆想象
- 日產汽車以創(chuàng)新新能源布局,為未來城市出行點亮新篇章
- 雅迪發(fā)布全球首款“碰一下”電動車:支付寶“碰一下”1秒解鎖,還有騎行綠色能量
- 螞蟻專屬芯片研發(fā):復旦微電下半年量產,打破智能硬件市場格局
- 支付寶新功能引爆年輕人市場,億級用戶破圈而來
- SK海力士逆襲成AI內存芯片新巨頭?取代三星成新王?利潤飆升背后的秘密
- 波音CEO回應定制飛機訂單:有信心尋覓中國買家,破解航空市場新篇章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chuàng)、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xiàn)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lián)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