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7月8日,第二十屆中國建博會在廣州如期舉辦。如“智能、定制、系統(tǒng)、設計”的主題所示,匯聚智能鎖品牌的展館,儼然成為了一個“無鎖不能”的競技場。各大知名智能鎖企依然是以指紋鎖為主打產品,但我們也不難發(fā)現(xiàn),指靜脈鎖產品的推廣力度在逐步加大,以微盾科技旗下的金洛克、東屋電氣下的東屋世安、電子七所等多家廠商均推出了指靜脈門鎖。
智能鎖是未來智能家居的必然趨勢,但是,目前以指紋鎖為主流的智能門鎖產品卻存在著以下不足。
指紋鎖對老人、小孩的適用性差
老人、小孩的指紋質量一般不太高,存在指紋淺淡、未定型甚至完全沒有指紋的情況,這些因素導致他們在使用指紋鎖時體驗感較差,甚至可能無法使用。而目前老人、小孩比例已經達到人口比例的40%,隨著人口的老齡化以及二胎全面放開,這一比例還會逐步增大。
市場對智能門鎖的安全信心不足
目前,消費者對于智能門鎖安全性的認知還比較弱。嚴格來說,由于智能鎖具備防盜報警、防尾隨的虛偽密碼設計等功能,與機械鎖相比,其安全性其實是更高的。但小黑盒(特斯拉線圈)、3D人臉模型、指紋套、萬能指紋等事件的大范圍曝光后,消費者對智能門鎖和人臉識別、指紋識別的安全性存在一定的疑慮。
市場價格過高,消費者承受能力有限
智能鎖的普及率未達預期,很直接的一個因素是產品定價過高。從展會上了解到,智能門鎖行業(yè)的定倍率(銷售價/成本價)大致為3-5倍,雖然與其他行業(yè)相比并不高,但背后的毛利相對豐厚。
與指紋鎖相比,指靜脈鎖具備適用性廣、安全性高兩大優(yōu)勢。
適用性更廣
指靜脈是手指內部的特征,手指表皮質量的變化(如手指破皮、干濕等)不會影響人們正常使用指靜脈鎖。因此,指靜脈鎖對占據(jù)人口比例高達40%老人與小孩群體完全適用。
安全性更高
指靜脈識別是一種活體識別技術,基于活體手指中流動血液的血紅素可吸收近紅外光,而形成靜脈分布圖,并通過算法提取特征以及識別比對。相比第一代生物識別技術(指紋識別、人臉識別),它的安全性更高,并且尚無可破解之方法。
但從產業(yè)發(fā)展來看,這些優(yōu)勢并不足以讓指靜脈鎖成為智能門鎖革命的先驅,指靜脈鎖產品的發(fā)展還需要面臨市場認知度過低、市場價格過高兩大挑戰(zhàn)。據(jù)相關數(shù)據(jù)顯示,智能鎖行業(yè)的年增長率超過40%,而這當中幾乎是指紋鎖占據(jù)絕大市場份額,指靜脈鎖在消費者層面的傳播還比較少。其次,指靜脈門鎖的市場價格比其他智能門鎖的價格要更高。
筆者認為,由于具有適用性廣、安全性高的特性,指靜脈鎖有望成為智能門鎖產品未來發(fā)展的潮流與方向。但要讓指靜脈鎖產品真正實現(xiàn)大規(guī)模應用,指靜脈鎖企業(yè)還需要重點關注以下三點。
更多關注用戶需求,不能片面陷入技術
大多數(shù)的消費者并不太了解鎖具背后生物識別技術的原理,他們更加關注的是智能門鎖的安全性和便捷性。對指靜脈鎖廠家來說,如何保證智能門鎖的全面安全、如何對消費者傳遞安全理念顯得尤為關鍵。指靜脈識別技術所保障的安全性只是鎖具安全性的一個重要方面,鎖具的安全性還體現(xiàn)在聯(lián)網信息的安全、機械工藝的安全等方面。
關注工藝設計提升,將指靜脈鎖打造成時尚的消費電子
在小米等廠家的引領下,家電產品慢慢開始向年輕化、時尚化的風格轉型,智能門鎖產品也開始變?yōu)闀r尚類產品。對指靜脈鎖廠家來說,要將產品打造成時尚消費電子產品,需要在指靜脈模塊和工藝設計兩方面下功夫,特別在模塊層面需要更大的研發(fā)投入,使模塊更小巧、更精致、更符合消費者使用習慣。
注重安裝售后服務
售后安裝不夠標準化、安裝出錯率高是門鎖行業(yè)的老大難問題,對于指靜脈鎖廠商,建立一支高素質、標準化程度高的鎖匠師傅團隊,或者與高質量的售后安裝平臺工作,是解決指靜脈鎖安裝難題的關鍵舉措。
- 亞馬遜欲借首批27顆衛(wèi)星挑戰(zhàn)SpaceX:能否成功突圍引關注
- 蘋果圖書涉嫌虛假宣傳遭集體訴訟,消費者權益受損引爭議
- 鴻蒙版微信更新:華為HarmonyOS發(fā)展步入“新紀元”,多項重磅功能助力用戶暢享溝通新體驗
- 亞馬遜競購TikTok美國業(yè)務,用戶命運懸疑4月5日揭曉,真相還是迷霧?
- 英偉達黑科技液冷散熱,揭秘未來顯卡散熱新紀元
- 美團騎手養(yǎng)老保障新舉措:試點補貼,逐步全國覆蓋,讓騎手更安心!
- 半導體設備國產化新曙光:新凱來“軟硬協(xié)同”模式引領行業(yè)變革
- 數(shù)字化藝術創(chuàng)新:網龍“數(shù)字化細節(jié)重構”藝術形式引領美育教育新范式
- 比亞迪“西安號”滾裝船正式下水,“深圳號”即將首航,出海再提速,新機遇新挑戰(zhàn)
- 騰訊字節(jié)跳動移動發(fā)行商收入榜穩(wěn)坐前二,競爭激烈,誰將領跑全球手游市場?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chuàng)、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xiàn)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lián)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