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30日消息,據路透社報道,對前惠普首席執(zhí)行官李艾科(Leo Apotheker)來說,2011年7月在法國海邊一個漂亮的度假村與Autonomy創(chuàng)始人邁克·林奇(Mike Lynch)的會面,是他重塑這家傳奇科技巨頭行動的關鍵。
在掌管惠普的9個月里,李艾科曾努力尋找讓公司擺脫低利潤的電腦硬件業(yè)務,進入利潤豐厚的企業(yè)軟件和服務領域的途徑。2位熟悉當時情況的人士稱,李艾科一直在尋找大的、變革性的收購,在與幾家公司談判都失敗后,他將目光瞄準了Autonomy.
經過兩個月在惠普被稱為“Tesla項目”的談判后,李艾科與林奇在諾曼底海岸多維爾的一家酒店見面,并就后來的111億美元交易達成了一致。收購Autonomy如同一枚重磅炸彈,但并不是李艾科所希望的那樣爆炸。當在2011年8月宣布該協(xié)議時,投資者對收購價格提出尖銳批評,惠普股價大跌。
幾周內李艾科被解雇了。幾個月內,林奇和惠普高管發(fā)生分歧。一年內林奇被迫辭職,惠普開始對Autonomy的會計違規(guī)指控進行調查。最終惠普在上周宣布,注銷Autonomy超過四分之三的價值,并向美國和英國監(jiān)管機構通告了Autonomy會計欺詐問題。
Autonomy協(xié)議在惠普內部的引爆也帶來以下質疑:惠普公司及其律師、會計師和投資銀行家團隊可能無視預警信號而強行收購。路透社采訪了10多位直接參與交易或會計調查的人員。他們描述的情形是,該公司不顧一切地設計新的路線,而這個路線卻可能在很大程度上接受了Autonomy公布和審計過的賬目。
此事也給林奇蒙上了陰影,他被廣泛認為是才華橫溢但處境艱難的高管。5月他離開了惠普,并斷然否定了該公司的會計詐騙指控或有關惠普被有意欺騙的指控。
CEO地位
2010年11月李艾科被任命為惠普首席執(zhí)行官,當時就遇到了讓人撓頭的事情和批評。他是德國企業(yè)軟件制造商SAP的資深高管,顯然沒有資格掌管惠普--惠普的銷售額幾倍于SAP--尤其是他缺乏電腦硬件業(yè)務的經驗。
但這家美國公司還未從一系列董事會斗爭中脫身,這些問題最終導致馬克·赫德(Mark Hurd)在2010年8月因性騷擾丑聞而辭職。李艾科幾乎是立即進行這次收購,盡管此前惠普并購康柏和Palm沒有成功。消息人士稱,他被授權帶領惠普朝新的方向發(fā)展--鑒于惠普傳統(tǒng)電腦業(yè)務下降,軟件似乎是合乎邏輯的--感覺有必要進行變革性收購。
消息人士稱,他“敲了很多公司的門”,包括電信軟件公司Comverse和Amdocs以及企業(yè)軟件制造商Tibco.目前不清楚與這3家公司的談判進展到什么程度。消息人士稱,惠普退出了與Comverse的談判,因為該公司不符合公布的財務狀況,此前披露的財務信息涉及到期權會計丑聞?;萜张cTibco和Amdocs的談判因價格問題而失敗。
對此,Amdocs和Comverse發(fā)言人拒絕置評。Tibco發(fā)言人未回應置評請求。
李艾科然后將目光瞄準了Autonomy.該公司在即將興起的“大數據”領域是先驅者--其軟件可分析大量的企業(yè)數據--可作為惠普新戰(zhàn)略的核心。這一次李艾科決心不再錯過機會。消息人士稱,他“無法與任何人合拍”,“事情是他與Autonomy談了,然后舉行談判,他再告訴董事會必須做點什么”,“在很大程度上這是出于沮喪和絕望”.
去年5月惠普開始認真看待Autonomy,聘請了投資銀行巴克萊擔任顧問。還聘請投行Perella Weinberg Partners審查惠普的業(yè)務重組方式。2011年7月初,惠普董事會召開為期兩天的會議,評估收購的合理性。消息人士稱,在這一過程中,董事會提出了交易的指導意見如價格,并同意進行盡職調查。最后董事會通過投票同意談判。
交易促成者
在整個過程中,李艾科一直直接負責并征詢過惠普董事長雷·萊恩(Ray Lane)的意見,萊恩是甲骨文前高管,他鼓勵管理層進行交易。到7月底,李艾科和林奇--因為惠普是Autonomy客戶,他們以前就認識--在多維爾酒店里確定了財務條款,盡管還未確定價格。
后來還出現了惠普首席戰(zhàn)略官謝恩·羅賓遜(Shane Robison),他因是惠普很多更大交易,包括另一個麻煩的收購--技術服務公司EDS的主要設計者而獲得信任。去年在李艾科離開后不久,羅賓遜也被迫離開了惠普。
消息人士稱,在談判中李艾科提出了惠普有關將2家公司合并的觀點--羅賓遜在需要時也插話。沒有公開談論過Autonomy會計問題的羅賓遜,沒有回應尋求評論的要求。
幾個星期里,雙方在價格上討價還價,羅賓遜在內部討論和敲定交易中起了關鍵作用。消息人士稱,在惠普內部,該協(xié)議被視為李艾科和羅賓遜的交易。據另一位熟悉談判的人士稱,最后超級交易撮合者弗蘭科·夸特?。‵rank Quattrone),他的Qatalyst Partners代表Autonomy,在確保其股東接受這么高的價格上起到不可或缺的作用。
消息人士稱,在討價還價還在繼續(xù)時,一個多達幾百人的盡職調查小組,包括來自惠普所有相關部門如財務的內部員工,翻遍了Autonomy的賬目、檢查了合同并約見了Autonomy的高管。參與這個過程的外部專家包括畢馬威會計師事務所、律師事務所和銀行家。
盡職調查被認為很直接,因為Autonomy一直公開提交財務信息并審計過。消息人士稱,為期一個月的調查過程廣泛而細致,但沒什么特別的地方。
做空者
消息人士稱,這段時間,惠普向林奇和Autonomy首席財務官蘇索凡·侯賽因(Sushovan Hussain)提出了一系列有關該公司會計傳聞的問題,但Autonomy的高管都一一作出了解釋。
惠普將沒有詳細說明提出的問題。但有關Autonomy的賬目問題早在2009年就出現了,當時著名做空者吉姆·查諾斯(Jim Chanos)認為Autonomy股票有做空機會,他的根據是有關該公司報告了利潤率在50%左右但沒有轉變?yōu)橄鄳壤默F金流等擔憂。
他的另一個擔憂是,該公司報告了軟件許可收入的兩位數增長,而競爭對手的銷售卻在萎縮。上周在CNBC上被問到,董事會是否與李艾科說過有關Autonomy的傳聞時,惠普現任首席執(zhí)行官梅格·惠特曼(Meg Whitman)表示:“當時我不在董事會。據我所知,是在我們宣布收購后,才有大量的博客對Autonomy的潛在問題進行了報道。前管理團隊曾深入研究過,得出了沒有問題的結論。”
惠普的高管現在稱他們被騙了。李艾科上周表示,他獲悉Autonomy被控會計欺詐后感到“震驚和失望”.他通過發(fā)言人表示拒絕接受本報道的采訪。消息人士稱,在交易還在考慮時,惠普首席財務官凱西·萊斯杰克(Cathie Lesjak)確實提出過惠普能否支付如此高的價格以及能否很好地整合Autonomy的問題。
萊恩表示,董事會根據管理層的建議批準了這項交易。他通過電子郵件表示:“建議是基于誤導性的財務報表和Autonomy高管的虛假陳述。事后看來,我們不應以如此高的價格收購。我們被騙了并搞砸了。”
在該交易被批準時,李艾科已經快沒時間了。他想出售惠普的PC業(yè)務,但無法完成交易。他宣布對該部門進行戰(zhàn)略評估--但讓很多員工和一些客戶感到恐慌。那次失誤以及后來一系列的財務業(yè)績未達目標,導致李艾科在2011年9月被解雇--當時Autonomy交易甚至還未完成。董事會成員惠特曼--曾投票贊成收購Autonomy--接任了首席執(zhí)行官。此次收購繼續(xù)進行,并迅速完成交易。
文化沖突
惠普禮貌的、行動遲緩的官僚作風和Autonomy特立獨行的銷售文化存在非常鮮明的對比。消息人士稱,林奇也對他的從屬地位感到不滿。他經常不讓惠普管理層參與關鍵決策--如同他公司的名字一樣自治--反對與惠普全面整合。他也抱怨惠普的繁文縟節(jié)。
在今年5月被迫離開惠普后,6月林奇回到惠普討要解雇金。消息人士告訴路透社,但他發(fā)現自己收到的卻是惠普對Autonomy大量會計指控。消息人士稱,惠普法律總顧問約翰·舒爾茨(John Schultz)專門詢問了林奇一系列會計項目,包括2年里的至少三筆銷售交易。林奇對大多數問題的答復是,審計機構德勤在各種項目上都簽了字,或者說他不記得具體細節(jié)。
消息人士稱:“如果沒有問題,他應該可以解釋。但他只是拒絕談論。”另一位消息人士日前表示,林奇一無所知,因為他手頭上沒有這些交易的信息。林奇的發(fā)言人稱,惠普上周的這些指控“在6月沒有問他”.
法律斗爭已經開始。上周有消息人士稱,惠普已將文件交給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和英國反嚴重欺詐局,美國司法部也卷入其中。本周二惠普還威脅對相關各方采取法律行動,但沒有提到具體的目標?;萜找严蛄制姘l(fā)出了回答問題時作偽證的挑戰(zhàn)。
熟悉林奇的消息人士稱:“他將這家公司當作小型私人控股公司經營,他參與了公司所有方面的事情,他應該非常熟悉。對林奇來說不知情,如果他真的是這樣說,是不大可能的。”
- 微軟否認停止中國區(qū)運營 裁員實為旗下合資公司微創(chuàng)
- 前2個月我國軟件業(yè)務收入18965億元 同比增9.9%
- 國產CPU一枝獨秀:北京終端設備龍芯集采占六成
- 《國家創(chuàng)新指數報告2024》發(fā)布 中國創(chuàng)新能力綜合排名第十位
- 華為2024年全球銷售收入8621億元:智能汽車、終端和數字能源增長迅猛
- 第九屆華為ICT大賽中國總決賽編程賽在東南大學舉行,晉級全球總決賽名單揭曉
- 聯(lián)想集團CTO重磅宣布:將打造模型工廠
- 楊元慶立下聯(lián)想新財年軍令狀:營收再次雙位數快速增長
- 信息量極大!楊元慶描繪聯(lián)想創(chuàng)業(yè)5.0時代藍圖
- 楊元慶:聯(lián)想基礎設施贏得阿里、字節(jié)等超級大客戶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chuàng)、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lián)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