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客網·極客觀察5月26日 微軟 Build 2023 開發(fā)者大會于5月23日在美國西雅圖開幕,AI成為此次大會演講嘉賓當天討論的重要主題。微軟首席執(zhí)行官薩蒂亞·納德拉在會上宣布,計劃將AI技術整合到微軟的各種產品中。會上他宣布將發(fā)布50多個軟件更新,包括Windows Copilot、必應聊天(Bing Chat)插件、Azure AI Studio、Copilot堆棧等。
來自OpenAI投資的巨大回報
在對OpenAI進行投資之后,微軟簽署了新的業(yè)務租約,并獲得了巨大的回報。
毫無疑問,AI 成為此次活動的重要主題。該公司正在將AI整合到其產品中,無論是以消費者為中心還是從開發(fā)者的角度著想。
在大會的第一個主題演講中,納德拉對AI的應用進行了類比,他說:“我一直贊賞史蒂夫·喬布斯將電腦描述為思想的自行車。但去年11月,我們進行了升級。隨著ChatGPT的推出,我們將自行車升級成為蒸汽機。這對新一代AI平臺來說就像是一個充滿魔力的時刻?!?/p>
2019年7月,微軟向ChatGPT的開發(fā)商OpenAI投資了10億美元。ChatGPT因此成為有史以來增長最快的AI平臺之一,隨后又獲得了微軟100億美元的投資。
納德拉在主題演講中說道,“我不止一次地說,‘讓我們準備好新聞通稿吧’,AI的進步讓人們感覺到每周都會出現(xiàn)新事物,因此我們需要在各個層面注入新的AI堆棧。所以我們開始在GitHub中使用AI工具,或者更確切地說,我們在GitHub中使用了Windows Copilot,在Power Platform中也使用了Copilot。而在生產力方面,我們在Microsoft 365和Viva中使用了Copilot。在業(yè)務流程方面,Dynamics 365還是使用了Copillot?!?nbsp;
微軟全線產品加入AI功能
納德拉接著重點介紹了Security Copilot、網絡AI、必應、微軟邊緣、LinkedIn,、Azure OpenAI API等。隨后,他宣布為用戶提供50多個新的軟件升級。
其中最主要的是將AI集成到其最新旗艦的桌面操作系統(tǒng)中。Windows Copilot是Windows11任務欄上的一個AI助手。該工具可以總結文本、控制系統(tǒng)設置、協(xié)助搜索等等。
微軟還將必應搜索引擎引入ChatGPT。在2022年3月發(fā)布的大型語言模型GPT-3.5上進行訓練,但這款聊天機器人的答案可能有點過時,因為它也沒有從互聯(lián)網上獲取答案。而將必應聊天整合到ChatGPT可能會改變這兩家公司的游戲規(guī)則。
更重要的是,微軟還為必應聊天提供了第一方和第三方插件,用戶可以使用這些插件將AI網絡搜索工具集成到各自的產品中。值得一提的是,這些插件是基于OpenAI為ChatGPT引入的相同標準構建的。
這意味著必應聊天插件可以在必應聊天網絡、Microsoft Edge側邊欄、ChatGPT、Microsoft 365 Copilot、Dynamics 365 Copilot、Windows Copilot以及可能即將推出的基于Copilot的產品和服務上工作。
此外,通過Azure AI Studio,開發(fā)人員可以為他們的應用構建AI能力。Azure AI Studio是一款完全由微軟管理的企業(yè)級產品,允許開發(fā)人員訪問OpenAI的模型,并在其內部或外部數據中使用它們。
微軟還向開發(fā)人員提供了整個Copilot堆棧,包括微軟的AI基礎設施、基礎模型、AI編排和通用可擴展性。此外還發(fā)布的其他一些產品、服務和更新,包括Azure AI Safety、Azure OpenAI Service的Provisioned Throughput SKU、Microsoft Fabric等。
- 未來十年錨定混合式人工智能!楊元慶:中國依然是聯(lián)想的重中之重
- 廣州深挖昇騰+DeepSeek發(fā)展機遇,賦能百業(yè)千行智慧升級
- 谷歌不再維護AOSP?或許是想整合資源搞AI
- DeepSeek V3來了 老外評測結果:很不錯
- 對話趙少奇:為園區(qū)網絡注入感知能力,攜手伙伴共贏AI大時代
- 鯤鵬開源開放創(chuàng)新成效卓著,計算產業(yè)革新行勝于言
- 3D光電子芯片破解AI難題?新技術落地面臨三大挑戰(zhàn)
- 華為最新研判:AI已質變,AGI正加速到來
- 他山之石!美國最流行的18個智能體(上)
- 25萬塊GPU堆出350億估值:AI“算力黃?!苯K成資本市場新寵?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chuàng)、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xiàn)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lián)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