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7日消息(九九)在今天舉行的“2023中國光通信高質量發(fā)展論壇—數據中心光互連技術研討會”上,諾基亞貝爾基礎網絡業(yè)務集團光網絡事業(yè)部副總經理張思源表示,算力原生的開放線路系統(tǒng)是智能光網絡的“骨骼”,光傳輸單元是智能光網絡的“肌肉”,開放管控是智能光網絡的“神經”。
張思源指出,AR/VR、元宇宙、ChatGPT等算力應用驅動著網絡的發(fā)展,帶來至少40%的網絡流量年增長,以及對網絡架構和功能的新需求。爆發(fā)性的智能應用催生網絡和云進一步融合,而智能化是在硬件演進的基礎上進一步提升網絡表現的必經之路。
“就像人的活動能力需要關節(jié)的靈活度來保障一樣,光網絡的骨架——光層設備也需要滿足靈活調度的需求,CDC-F ROADM新型光層技術就代表這樣的演進。”張思源說。通信設備IT化不僅僅出于機房適配和光電解耦的考慮,更意味著低故障半徑和硬件標準化的可能。
肌肉的強健與否對于整個人的狀態(tài)也至關重要,與之相對應的是光網絡的電層設備。以oDSP芯片為核心的電層技術發(fā)展就代表了智能光網絡的另一個關鍵發(fā)展方向:傳輸容量和性能。隨著先進制程的支持,光網絡設備從單波10G、40G,已經發(fā)展到400G、800G甚至1.2T。只有不斷提升傳輸性能才能保證智能光網絡真正的全方位應用。
張思源認為,標準+開放是智能化服務的必備條件,而開放管控是實現光網絡智能化的智慧“神經”,Telemetry為智能化提供至關重要的實時性保障。
Telemetry是物理世界與數字孿生的橋梁。隨著對高性能、高利用率和高可用性的需求不斷增長,網絡運營商必須依靠基于網絡現狀的動態(tài)解決方案以及網絡事件的自動響應功能。跨多個域的網絡虛擬化和自動化的增長趨勢對網絡管理提出了兩個關鍵要求:多樣化、精細化的實時數據測量能力以及可擴展的數據收集方式。
張思源表示,光網絡是數字孿生的最佳應用切入點,Telemetry秒級采集保證網絡設備數字化的實時性,標準化模型和接口可以將網絡各種設備的各種參數提取出來,完成數字世界的真實映射。
- 廣東稅務2024年短信集采規(guī)模3000萬元 三大運營商各中標1個標包
- 26家廠商同時競標:三大運營商評分前三 聯通數科最終拿下“香餑餑”
- 視覺分析:解鎖工業(yè)智能化的“視覺密碼”
- 性能和續(xù)航都要!真我GT7發(fā)布,售價2599元起
- 性能和續(xù)航都要!真我GT7發(fā)布,售價2599元起
- 小接口撬動大產業(yè):從機頂盒新形態(tài)GPMI電視卡說起
- 塑造未來智能商業(yè)建筑格局的十大關鍵技術
- 山西省首個綜合性低空經濟示范項目啟動
- 全國首張!美團第四代無人機獲低空物流全境覆蓋運營合格證
- 為什么DeepSeek的出現需要企業(yè)AI架構采用無服務器方法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chuàng)、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