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印度媒體報道指印度三星工廠的員工停工事件正變得更加惡劣,已有過百名員工因此被捕,不過其他工人并未屈服,為此三星已向印度法院對工會提起訴訟,顯示出雙方的緊張關系將持續(xù)下去,這對于赴印設廠的三星和富士康來說無疑是巨大的挑戰(zhàn)。
據悉三星印度工廠給工人開出的工資已不低,達到25000 盧比(300 美元),在當地已屬于中上水平,不過印度工人并不滿意,他們提出的要求是在3年內將薪酬提升36000 盧比(430 美元),較當前的工資水平提升1.4倍,這樣的要求顯然三星無法答應。
如果滿足印度工人的要求,那么印度工人的工資水平將超過5000元人民幣,比富士康在中國的生產線工人還要高,富士康中國的生產線工人收入大約4000元,如果加班可能達到7000乃至近萬元人民幣,然而印度工人不愿加班,這讓富士康和三星都頗為頭疼。
印度工人的技術水平較低,此前印度富士康曾傳出iPhone15的良率低至五成,富士康董事長劉楊偉曾為此辯解,指印度生產的iPhone15良率比中國只是低一成左右;印度工人的生產效率也不如中國工人,他們一旦接近下班時間就迅速準備離開,更別提與中國工人為了賺錢而愿意加班加點了。
如今印度工人還要求大幅提升工資水平,向中國工人看齊,如此的成本恐怕更是富士康和三星等企業(yè)所無法接受的,他們曾以為印度的人工成本維持較低水平將有近10年時間,畢竟當初他們在中國設廠也是逐步提升工人工資水平,而印度工人卻要求3年內就達到中國工人的收入水平,昂貴的人工成本將讓印度制造再無吸引力可言。
三星、富士康等在印度還面臨其他問題,最大的問題是印度的產業(yè)鏈不完善,這導致他們在印度生產手機等產品需要從中國遠途運輸,導致成本遠超預期,而隨著印度不斷提高關稅,這種從中國進口配件的方式越來越難以行得通。
對于產業(yè)鏈問題,蘋果也曾為此努力,2022年底蘋果曾迫使14家中國產業(yè)鏈企業(yè)赴印設廠,但是由于印度對中國手機所采取的措施,導致諸多中國企業(yè)擔憂赴印設廠可能面臨諸多問題而躊躇不前,如今連三星和富士康這些企業(yè)在印度遭遇工人停工事件都無可奈何,更讓這些產業(yè)鏈企業(yè)對于赴印設廠頗為憂懼。
貪婪的印度財團也讓諸多外資企業(yè)對印度的營商環(huán)境擔憂,已赴印設廠的緯創(chuàng)已被印度財團塔塔收購,另一個蘋果代工廠和碩如今正被迫將控制權交給塔塔,塔塔還參與了蘋果的零售店建設,顯示出塔塔意圖控制蘋果在印度的生產和銷售,這些企業(yè)都逃不過被印度財團收購的命運,何況實力更弱小的產業(yè)鏈企業(yè)呢?
至于在越南生產手機,三星和富士康去年和今年夏天都遭受了電力供應不足的影響,為此三星在去年已將4000多萬部手機交給中國大陸的代工廠生產,預計今年更是將6700多萬部手機交給中國代工廠生產;富士康也已將越南工廠的設備打包運回中國,這與當年三星關閉中國工廠、富士康縮減中國工廠的產能形成了鮮明對比。
這些對比都可以看出中國制造的優(yōu)勢,他們寄望的印度、越南等地區(qū)的低成本沒想到這么快就將落空,相反其他問題對他們的困擾更大,而且富士康在印度發(fā)展5年時間才擁有5萬員工,早前富士康的鄭州工廠兩周就招募了5萬工人并再次將鄭州廠區(qū)推升到30萬的水平,有了對比才能讓這些企業(yè)看清中國制造的獨特優(yōu)勢。
免責聲明:此文內容為第三方自媒體作者發(fā)布的觀察或評論性文章,所有文字和圖片版權歸作者所有,且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極客網無關。文章僅供讀者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投訴郵箱:editor@fromgeek.com。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chuàng)、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