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師預計iPhone Q3銷售量約為3500萬部

7月13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道,蘋果將于7月22日公布其本財年截至6月份的第三財季財報,華爾街分析師預計蘋果iPhone第三財季銷售量約為3500萬部。第二財季該產品銷量超過了華爾街3800萬部的預期達到4370萬部,該產品第三財季銷量能否再次好于分析師預期成為投資者關注的一個焦點。

上個月,摩根士丹利分析師凱蒂·休伯蒂(Katy Huberty)發(fā)布的研究報告表示,蘋果第三財季iPhone銷量有望達到3900萬部。這一預期是該分析師根據摩根斯坦利智能手機追蹤報告(AlphaWise Smartphone Tracker)提供的數字作出的。在過去5個季度,蘋果有4個季度實際業(yè)績數字強于該追蹤報告中的數字。

值得關注的是,一些潛在的因素可能有助于繼續(xù)推動iPhone井噴。

金磚四國

蘋果在新興市場份額的成長繼續(xù)取得進步。上個季度,蘋果首席執(zhí)行官蒂姆·庫克(Tim Cook)表示iPhone的實力是廣泛的并且蘋果在金磚四國iPhone的總銷量達到了空前的創(chuàng)紀錄水平。終于同中移動達到合作,推動該產品銷售量在大中華地區(qū)創(chuàng)下空前紀錄水平。

在中國市場,蘋果繼續(xù)享受著中移動的成功。iPhone由中移動于1月17日推出,第三財季是iPhone在中國銷售的第二個季度。另外,4G的推廣力度在加強,中移動截至5月末已經擁有810萬4G用戶,這意味著其推出4個月后的用戶普及率達到1%.

相比較,4G的推廣速度遠高于當時的3G.中移動在2009年推出3G服務,推出14個月后其用戶普及率才達到1%.當時,中移動的用戶基數很小,到2010年3月份其總用戶數只有5.40億。競爭對手中國電信在2月份也推出了4G服務,而中國聯通也于3月份推出了4G服務。截至目前,中國三大電信運營商都已在上個季度開始前開始配置4G服務,蘋果將受益于中國市場4G的推廣。

日本運營商

中移動并非能夠提高蘋果業(yè)績的唯一運營商,蘋果去年9月份還同日本最大電信運營商NTT DoCoMo建立了合作關系。盡管已經是幾個季度之前,仍需要時間來充分地滿足龐大用戶群中壓抑的需求。經最新統(tǒng)計,NTT DoCoMo擁有6310萬用戶。

iPhone在日本受歡迎程度讓人難以置信。上個季度,蘋果在日本智能手機市場的份額達到55%,銷量增長幅度超過50%.毫無疑義,蘋果享受著iPhone盛宴。在用戶向競爭對手軟銀和KDDI流失了幾年之后,NTT DoCoMo立即看到了用戶數字的增長。用戶數量的凈增長并非衡量NTT DoCoMo良好業(yè)績的唯一事情,在iPhone推出之后,許多消費者攜號轉網至NTT DoCoMo.

這一切證明,這家日本最大電信運營商在iPhone業(yè)務上做得特別好。由于iPhone用戶占NTT DoCoMo總用戶的比例持續(xù)在提升,蘋果進一步穩(wěn)固了在日本市場的根基。

推出低端iPhones

iPhone 5c表現落后于蘋果內部的預期,這也是今年1月份庫克在討論產品組合時所承認的。盡管如此,推出更為實惠價格水平的iPhone是蘋果的戰(zhàn)略選擇。最終,蘋果在3月份推出了一款低價8 GB產品,面向廣大的國際市場。

在印度等一些市場,這款新產品便宜了11%.除此之外,蘋果還在印度推出了老產品iPhone 4.

能否再次好于預期?

總的來說,蘋果第三財季仍然有許多有利因素有助于提升iPhone銷售業(yè)績,盡管第三財季是一個傳統(tǒng)的銷售淡季。第二財季的井噴式增長讓投資者驚喜,蘋果能夠在第三財季給投資者帶來同樣的驚喜嗎?因此,投資者對蘋果第三財季業(yè)績表現拭目以待。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chuàng)、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

2014-07-13
分析師預計iPhone Q3銷售量約為3500萬部
7月13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道,蘋果將于7月22日公布其本財年截至6月份的第三財季財報,華爾街分析師預計蘋果iPhone第三財季銷售量約為3500萬部。第二財季該產品銷量超過了華爾街3800萬部的預期達到4370萬部,該產品第三財季銷量能否再次好于分析師預期成為投資者關注的一個焦點。上個

長按掃碼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