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BM與英特爾,誰將成為未來量子計算的領導者?

極客網·企業(yè)級IT 11月21日 隨著越來越多的研究機構和科技公司競相開發(fā)量子計算技術,對其進行基準測試、穩(wěn)定運行并最終實現商業(yè)化,量子計算市場正在升溫。

目前宣布成為量子計算的勝利者還為時過早,不過一切都有可能在一夜之間改變。雖然這項技術仍處于起步階段,但業(yè)界普遍認為它有望超越當今的超級計算機。

截至2021年7月,中國的一個研究團隊似乎在量子計算的原始性能方面一直領先,但谷歌、IBM、英特爾和其他量子計算開發(fā)商也不甘落后。

如果僅比較一下IBM與英特爾公司,誰將成為未來量子計算的領導者呢?

image001.png

量子計算的基礎知識 

量子計算機使用量子比特(表示其觀測到的狀態(tài)為1或0的概率)處理數據,而傳統(tǒng)計算機使用比特(表示值為1或0)。 

由于量子比特的觀測狀態(tài)在1到0之間可能有很多概率,它們往往具有更廣泛的數據值范圍。 

由于有一種稱為“疊加”的現象,量子比特可以在同一時間點以多種狀態(tài)出現,這意味著一個量子比特的值可以同時為1和0。

“糾纏”是另一種現象,允許量子比特相互關聯,而不管它們彼此相距多遠。   

英特爾的量子計算進展

芯片制造商英特爾聲稱在有限的測試中解決了量子計算的一些問題。通過使用了一種名為“低溫晶圓探針”的測試設備來分離和研究量子點在晶圓上的均勻性,該公司聲稱能夠在其芯片工廠生產穩(wěn)定的量子點——這是建立通用量子計算機的長期目標的一個里程碑。

在這個過程中,英特爾聲稱在制造量子系統(tǒng)方面處于早期領先地位。分析人士表示,英特爾轉向使用先進封裝的制造,為構建量子設備等更復雜的計算系統(tǒng)提供了一條途徑。 

英特爾量子硬件主管James Clarke說,“我們正在制造這些量子點,可以讓它們穿過晶圓。由于我們的產量很高,能夠對所有量子點進行表征,從而得到統(tǒng)計數據。據我們所知,這在量子學界是前所未有的?!?/p>

英特爾希望在年底向阿貢國家實驗室交付早期的量子硬件,后者正在測試來自不同供應商的量子硬件,作為美國能源部提出的“Q-Next”計劃的一部分。美國政府正在優(yōu)先發(fā)展量子硬件,以作為正在與中國進的量子計算競賽的一部分,而中國也在積極推進量子計算技術的發(fā)展。 

雖然英特爾達到的這一里程碑是一小步,但它可以衡量量子芯片的產量和可行性。該公司的團隊已經分離出12個量子點和4個傳感器,下一步目標是可以大規(guī)模復制。 

Clarke說,“當然這是最困難的一部分,但現在我們必須開發(fā)這種設備,擴大規(guī)模,才能讓量子比特一起工作。這仍是未來10年旅程的一部分。但我們正在努力,并知道工具箱里有什么工具?!?/p>

IBM的量子計算進度

反觀IBM,旗下IBM Quantum在2021年11月發(fā)布了具有127量子比特的量子處理器“Eagle”。該處理器正引領量子計算機進入一個新時代,使其超越了100個量子比特的大關。

IBM預計,采用Eagle量子處理器,用戶將能夠探索未知的計算領域,并在通向量子計算實際應用的道路上經歷一個關鍵的里程碑。 

IBM將Eagle量子處理器視為計算史上技術革命的重要一步。隨著量子處理器規(guī)模的擴大,每增加一個量子比特,空間復雜度(執(zhí)行算法所需的內存空間)就會翻倍。該公司希望看到量子計算機為各個領域帶來現實世界的好處,因為空間復雜性的增加使人們進入一個超越經典計算機能力的領域。

在發(fā)起這場革命的同時,IBM也希望繼續(xù)盡早并經常與技術社區(qū)分享其最好的量子硬件,通過IBM及其用戶的共同努力,了解如何更好地探索和開發(fā)這些系統(tǒng),以盡快實現量子計算方面的優(yōu)勢。

英特爾和IBM,兩家都是計算領域的“老資格”,面向未來量子計算時代,你更看好誰?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chuàng)、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

2022-11-21
IBM與英特爾,誰將成為未來量子計算的領導者?
極客網·企業(yè)級IT 11月21日 隨著越來越多的研究機構和科技公司競相開發(fā)量子計算技術,對其進行基準測試、穩(wěn)定運行并最終實現商業(yè)化,量子計算市場正在升溫。目前宣布成為量子計算的勝利者還為時過早,不過一切都有可能在一夜之間改變。雖然這項技術仍處于起步階段,但業(yè)界普遍認為...

長按掃碼 閱讀全文